高中政治知识点:价值规律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政治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价值规律的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理解价值规律:


1、把握两句话:
①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影响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和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②影响商品价值总量的是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2、明确三对概念:




价值规律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理解价值规律十对关系: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①价值规律的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
A.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为什么价格不会无限制上升或下降)
C.等价交换:价格与价值相符的交换。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中,不存在于每一个个别场合。
③作用:
A.调节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社会生产各部门的分配(原因:供求与价格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结果:使资源在社会各部门之间实现优化配置)
B.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企业内部实现优化配置)
C.导致商品生产的优胜劣汰。(原因: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结果:使资源在企业之间实现优化配置,总之,即有利于资源优化,合理,高效配置)




相关高中政治知识点:商品(使用价值、价值、价值量)

商品的含义: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一定不是商品;必须用于交换,不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不是商品。


商品的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两个基本属性:


①商品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是商品。
②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③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商品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一定是商品。
⑤商品之所以能够交换,是因为他们都有价值(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商品的价值的比较:





























比较


商品的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

区别含义不同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属性不同①是商品的自然属性;②它反映的是人和物的关系;③体现了生产力发展的水平;④是商品的非本质、非特有属性①是商品的社会属性;②它反映的是人和人的关系;③体现了生产关系;④是商品的本质属性、特有属性。
能否量比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是不同的,不能进行量的比较。由于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可以进行量的比较。
对商品生产者、消费者的意义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但要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价值,即给商品生产者价值补偿。生产者生产商品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商品的价值,但要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即让消费者使用商品。
联系①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一种物品要想成为商品,必须既有使用价值又有价值,二者缺一不可②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但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判断商品的方法: 

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④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使用价值和价值关系:

对立统一
统一:同时存在于商品中,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
对立:任何人都不能同时拥有两个属性。
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②要想实现商品的价值,商品生产者必须把使用价值让渡给购买者;为了得到使用价值,购买者也必须付出相应的价值给生产者,当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离时,就意味着交换实现。



商品的属性:




理论联系实际:


日常生活中,商品的质量、品牌是就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的。商品具备良好的使用价值,是顺利实现商品价值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当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创造自己的品牌。




相关高中政治知识点:量入为出,适度的消费观

适度消费的含义:


适度消费也称合理消费。是指在人们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的消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

























内容


基本要求


错误表现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1、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


2、过于节俭的滞后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


1、消费时跟风随大流


2、情绪化消费


3、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环境立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铺张浪费,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缺少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



怎样理解适度消费:


适度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滞后消费两层意思。
量入为出是要与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合理进行消费,是适度消费的重要内容。量入为出不能理解为手里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量入为出是一种计划消费行为,包括利用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
坚持适度消费的原则,还要提倡勤俭节约的精神。勤俭节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有钱省着花,而是指自己的实际需要和收入水平相当的合理消费。
反对超前消费与坚持适度消费是一致的。判断一种消费行为是否超前不能仅仅局限在现有收入上,还应考虑收入的动态因素(预期收入)。如果过高地估计自己的收入能力,或者明知自己无能力消费,却硬与别人盲目攀比,就是超前消费。


不能认为适度消费就是限制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既不能超前消费也不能过于紧缩消费。
适度消费的意思是强调消费应该考虑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身的收入水平,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这种消费原则既反对铺张浪费,也反对过于节俭。适度消费包括不超前消费和不滞后消费两层意思。如果过度节俭,或者限制消费,会使人们的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也不利于推动社会生产规模的扩大。所以我们不能把适度消费和限制消费等同起来。



做理智的消费者:




贷款消费就是超前消费吗?


不一定。贷款消费是通过信贷等方式把只有未来才能消费得起的内容移到现在进行消费的行为。对此要进行辩证分析:如果信贷消费是依国情及自身实际而进行的,并且未来有还贷的能力,那么就属于适度消费;但是如果超越了这种可能,那么就属于超前消费。




相关高中政治知识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

做理智的消费者:

























内容


基本要求


错误表现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1、超出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的超前消费


2、过于节俭的滞后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有主见,保持冷静的头脑


1、消费时跟风随大流


2、情绪化消费


3、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与自然环境立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铺张浪费,困难面前畏缩不前,缺少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消费观是否过时辨析: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而不是一种具体的消费行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一种消费观念,任何时候都应提倡,在扩大消费的背景下也不过时。


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就是限制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这是理智消费中一个难点问题。目前,有些学生会认为,今天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再讲艰苦奋斗有些过时了。特别是前面讲贷款消费、预期消费,而这里又提出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似乎不太一致。 对此,可以从四个角度加以说明:
一是从历史的角度看,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传统美德,是一种民族精神,并且在中国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是从现实国情的角度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将是一个永远倡导的精神。
三是从个人成长角度看,懂得艰苦奋斗,才能克服困难,成就事业。
四是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的关系的角度看,不能把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与合理消费对立起来。勤俭节约不是抑制消费,而是强调不要浪费。



做理智的消费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78444.html

相关阅读:临场考试的技巧??为你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