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品读方法举隅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汕头市澄海南翔中学 陈曼珊

  品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面对不同内容,不同文体的文章要采用不同的品读方法,才能真正领略文章之美。那么,什么是品读?品读即对作品思想上和艺术上的底蕴进行品味、鉴赏,对那隐含在语言深层的用意仔细揣摩,辨得曲折是非,理解其内涵主旨,从中获得更多的审美乐趣。品文如品人,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一般需要先初步感知,再细细品味语言,进而体会文章的意境,领悟作者的创作意旨。品文也如品茶,慢慢品尝,方能闻其香,知其味。正如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所说,“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也。”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要注重品读教学,不同美感的精彩片段、句子词语,需要用不同的品读方法,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不同文章带来的审美乐趣,进而对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为此,要提倡个性化品读教学,即针对文本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品读方式。下面结合一些例子,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种品读方法。

  一、情境创设品读法情境创设品读法即结合文本内容,通过营造氛围或设置情境,缩短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好更深入地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如授七年级上册《散步》一文,可以通过播放《我爱我家》的乐曲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带着亲切感去品味文章的美,感受家的美好与温馨,用心聆听课文带来的生活真谛。由此可见,通过乐曲营造氛围,有助学生更好理解文章内容。当然,乐曲的选取要依内容的需要而定。

  至于设置情境,即针对一些较难理解的重点片段或句子,可以通过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感受此情此境,进而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思想。设置情景一般可通过巧设问题来实现,但要考虑好两个因素,第一预设的情景必须是学生比较熟悉;第二学生感受此情境产生的心里体会应与作者流露的情感有点类同或接近。

  二、字词对比品读法字词对比品读法即用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替换课文中的词语,再让学生讨论哪一个词或字更为适合,更能传达丰富的内容;或将句子中好的词或字去掉,让学生用其它词语或字来填补,学生在替换填补中,自然开动思维,不同的词、字进行对比。实际上,对比的过程是学生对语言理解、斟酌的过程,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其思维让学生品味到这词语运用的精当。

  三、想象品读法想象品读法即结合文章描述的景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图像浮现在脑海中,从而领会文章的意境。想象品读法一般适合一些写景的句子。如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一文,写景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我的教学思路先由学生理解这句子的意思,弄清楚图景中有什么景物,再让学生想象这幅月夜图。想象可以引发学生对语言的敏感,细心咀嚼语言运用之妙。激发学生探究语言美的热情。我们都知道景致的美源于作者独特的体验,高超的写作技巧。想象是架起通往作品底蕴处的桥梁,让学生深入走进作品,探寻作者精湛的写作技巧。

  四、朗读品读法朗读品读法是指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来理解隐藏在文字下面的含义或情感,从而更深入的领悟作品表达的思想内涵。宋理学家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熟读了自精熟,精熟后理自见得。”这里的熟读就是一种品读,学生熟读了,自然能文意兼得。朗读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手段,面对一些可读性强的文章更需要通过朗读来实现对课文的理解。

  其实,语文课的意义绝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某种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它通过一篇篇凝聚着作家灵感、激情和思想??代表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的文字,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影响一个人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及表达方式,并最终积淀为精神世界中最深层、最基本的东西??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语文教师要把品读作为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不同的品读方法去引领学生发现文学作品的价值美。(来源:汕头日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78928.html

相关阅读:高中语文知识点: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