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逸诗类读指引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来源: 高中学习网


  作者:四川省绵竹中学 龚志华

  隐逸诗是从思想情感来分的诗歌类别。

  诗如其人。隐逸诗自然源于隐逸诗人笔下。所以读隐逸诗,有必要先了解一下诗人的隐逸经历。

  如读《夜归鹿门歌》,就要了解一下王昌龄的如下经历:

  王昌龄隐居于汉江西岸岘山南园的家中;40岁到长安谋仕不遇,在外游历数年后返乡,又在汉江东岸,与岘山隔江相望的鹿门山辟一住处,有时也去住。《夜归鹿门歌》就是写他“夜归鹿门”的情景。

  孟浩然不是天生的隐士,他憧憬、渴望过仕途,然而却因种种的原因使得他在仕与隐的矛盾中过日子。

  可以说,孟浩然因仕途无路而隐逸。

  又如读《归嵩山作》,就要了解一下王维的如下经历:

  王维生在一个虔诚佛教的家庭里,笃信佛教,被称为“诗佛”。多才多艺21岁考取进士,曾任过太乐丞,因故被贬后,受张九龄的提拔重回朝廷,但又因张九龄“以贤治国”斗不过李林甫的“以党营私”,随之张九龄的被逐,王维也产生了“自顾长无策,空知反旧林”的愿望。安史之乱时,王维被迫做了“伪官”;当时,他发出:“万户伤心生淹淹,百官何日再朝天”的沉痛感慨;“安史之乱”平定以后,王维在其弟的力保下,虽未处罚,官复原职,但仕途的坎坷,他心灰意冷,终于“退朝之后,焚香独望,以禅三诵为乐”。

  总的来说,王维早年有过积极的政治抱负,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业,后值政局变化无常而逐渐消沉下来,吃斋念佛。四十多岁的时候,他特地在长安东南的蓝田县辋川营造了别墅和在终南山上,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归居洛阳嵩山,也是处于半官半隐状态。开元九年,二十一岁的王维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同年即受人牵连,被贬济州。五年后辞官离开济州,后回长安闲居。此诗作于开元二十二年,当时王维已闲居长安五年。这年秋,他先赴洛阳,献诗中书令张九龄,希求汲引,随即归隐嵩山。

  王维与孟浩然不同,他半官半隐。要说隐逸,是因仕途曲折。

  再如读《归园田居》,我们同样要了解陶渊明的如下思想与经历:

  陶渊明年幼时,家庭衰微,九岁丧父,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都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名士,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远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晋代的门阀制度,使得“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在那种统治阶级内部互相倾轧,争权夺利十分激烈的年代,陶渊明根本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29岁时他进入官场,当了江州祭酒,但不久便不堪吏职自解归家闲居。以后又先后几次出任小官,不仅无法施展济世抱负,而且于“志意多所耻”。最后一次为官是当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因不堪官场黑暗,“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辞官归田。

  陶渊明与孟浩然不同,与王维则有同有异,王维是半官半隐,陶渊明则是先官后隐。

  了解诗人的隐逸经历,让我们明白诗人为何隐逸,有何苦衷。若我们愿意,还可深入一步,继续了解他们的隐逸思想。

  宁松夫先生认为,古代诗人的隐逸思想都与仕进遭遇或仕进思想密切相关。就孟浩然来说,他的隐逸思想,分“为仕而隐”和“因仕进理想破灭而隐”两段。孟浩然前期的隐逸思想具有静心、舒心的性质,后期的隐逸思想具有忧心和愤心的性质。王维的隐逸思想分为三段,前期的隐逸思想主要来自仕途失意,中期源自崇佛避患,晚期来自因在仕途中误入歧途的影响。王维前期的隐逸思想却具有分心、忧心的性质。中期的隐逸思想具有忧心和愤心的性质,晚期的隐逸思想具有负罪性和报恩性。

  陶渊明与王维的隐逸思想不同。陶渊明把田园融入自己的生活,隐逸成为陶渊明的生活方式,田园是陶渊晴的精神家园。而王维则是为了淡漠人事,一意参禅,力图以释家的空与寂来消除内心的痛苦。

  三位隐逸诗人的隐逸,又有相同点,这就是为心灵寻找依托与慰藉。

  读隐逸诗,还需要品词析句。与一般诗词鉴赏有所增加的,主要是隐逸意象、隐逸典故、隐逸字眼的探秘。

  下面我们还是结合三们诗人的三篇代表作来作些分析。

  《夜归鹿门歌》全诗如下: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这首诗作为隐逸诗来说,有哪些特别的标志呢?我们通过“读”来发现:

  诗中有隐居人物“庞公”。

  “庞公”即庞德公,是东汉隐士,荆州刺史刘表请他为官,不就,后携妻登鹿门山采药,一去不回。“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说的是诗人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之间,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归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孟浩然为大自然所融化,以至于忘乎所以。

  接下来“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这两句,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句子中的“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诗人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门”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山岩之内,柴扉半掩;松径之下,自辟小径。这里没有尘世干扰,唯有禽鸟山林为伴。诗人在这里幽居独处,过着恬淡而寂廖的生活。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唯山林为伴,只有诗人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着。

  “归”是隐逸之眼。

  “归”是全诗的线索。诗中所写,从日落到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廖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之“归”,不同于俗人之归,“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一个“亦”字就表明了世人回家,而诗人却要到先贤庞德公隐居的鹿门去归隐,两种归途,两样的心境。表明诗人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诗人之“归”,从喧闹的世俗走向僻静的山寺,表现了诗人的清高悠远的情怀。

  《归嵩山作》内容如下: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归”是隐逸之眼

  诗人由出发到途中最后到归隐之地,把感情的细微变化透露了出来:由安详从容,到凄清悲苦,再到恬静澹泊。说明作者对辞官归隐既有闲适自得,积极向往的一面,也有愤激不平,无可奈何而求之的一面。

  “闭关”是隐逸之志

  “闭关”,不仅指关门的动作,而且含有闭门谢客的意思,表示要与世隔绝,不再过问社会人事,最终点明辞官归隐的宗旨。

  还有“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也体现了隐逸之志,“流水”句比喻一去不返的意思,表示自己归隐的坚决态度;“暮禽”句包含“鸟倦飞而知还”之意,流露出自己退隐的原因是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厌倦。

  《归园田居》全诗如下: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诗中有隐逸之景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田园风光是陶诗中的隐逸景象,具有浓浓的农村生活气息,显得和平宁静,不会让人感到喧嚣和烦躁。

  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农村生活的舒心愉快,让诗人陶渊明如释重负,不再有官场生活的负累,内心显得自由宁静。

  诗中有隐逸心迹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这四句写陶渊明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陶渊明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这几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也表达了他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

  隐逸诗,较之一般诗歌,多了一些特别的成分,这就需要我们知人论世,善于抓住隐逸诗的特点进行品析,这样就能全面深入地把握隐逸诗人的思想与感情。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84267.html

相关阅读:古代诗歌赏析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