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还剩下不到四天的时间。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紧张、焦虑的情绪也在不少考生和家长间蔓延。
那么,在最后冲刺倒计时阶段,高考考生和家长该如何有效减压?“对于考生来说,尽量在最后时刻保持和平常复习同样的状态,也别刻意去管失眠问题。”今天(3日),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汪国琴告诉新民网记者,考生家长则要注意多使用“正能量”词汇,“少说"不要紧张"等否定词,用"放轻松"这样的正向词语代替。”
考生:保持正常作息睡不着也别怕
“在距离只有3天的时间里,对于考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汪国琴告诉记者,所谓“平常心”,不仅仅是指心态要调整好,也要让心理和生理的状态协调起来,“最重要的是,避免因为临近考试而打破此前的日常作息状态。”
汪国琴说,在临考前三天的冲刺阶段,不建议考生突然对此前的复习节奏进行比较大的改变,“通俗来说就是,这个迎考的"劲儿"不能泄”;但汪国琴也表示,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生物钟等,对于复习节奏做一些微调,“比如把一天中最兴奋、最愉悦的状态调整到考试进行时段。”
而对于不少考生担心的考前失眠问题,汪国琴也建议无须特别忧心,“毕竟高考是一个应激事件,对此产生紧张是正常的。”
汪国琴说,事实上,在高考期间,人体的应激能力的调动,确实会不易入眠,“这个时候强调必须睡着,反而会起反作用。”而比较科学的处理方式,是更看重“休息好”,“躺在床上,身体放松,平静的呼吸,就是一种很好的休息。相比刻意追求"睡着",这样的休息更为重要。”
家长:别说“不要紧张”做好情绪安定剂
那么,在高考期间,考生家长们又该如何应对呢?“家长们的角色,应该更偏向于后勤保障及考生的"情绪安定剂"。”也因此,汪国琴建议,考生家长们首先要先调整好自己的焦虑情绪,同时尽量少对孩子说“不要紧张”,“而是以"放轻松"、甚至插科打诨的鼓励来代替。”
汪国琴告诉记者,考生家长首先要为考生做好后勤保障,让孩子吃好、休息好,“但"吃好"不等于突然补充大量大鱼大肉等,饮食只要有营养,和平时差别不大就行。”
汪国琴也表示,家长有考前焦虑情绪也十分正常,“但要调整心态,不要把这样的情绪传递给孩子。”
同时,对孩子不停地说“不要紧张”,反而不利于孩子心态的调整,“"不要紧张"这种包含了否定词的语句,有可能适得其反。”也因此,在她看来,更建议家长以“正能量”导向的词汇来引导孩子,“比如说,"放轻松";或者用一些开玩笑的、幽默的语句来和孩子打趣沟通,效果可能更好。”
此外,汪国琴也建议考生家长,可以多和其他考生家长交流情绪,释放焦虑,“把自己的焦虑和其他家长交流后,不仅可能得到处理经验,也会发现大家都有焦虑情绪,很正常,不必看得太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287120.html
相关阅读:2015高考地理最后冲刺试题:水体运动规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