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课听懂了考试却不会?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化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经常听到家长问:

  为什么孩子上课都听懂了,作业也会做了,但是考试就不行了?这个问题,是由于上课和考试逻辑根本不同造成的。

  老师上课的逻辑是这样的: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讲“整体法”(此处省略1000字),下面我们来看几个例题,例1、例2、例3;来我们来看几个练习,练习1、练习2、练习3;好相信大家都理解了,今天的作业,是作业1、作业2、作业3。熟悉吧?大部分的课都是这样的,如果问题比较复杂,就会分类。第一类,例1、练习1、作业1,第二类,例2、练习2、作业2……

  学生上课的逻辑呢?

  老师教例1是这样做的,于是开始自我总结例1的“成功秘诀”,然后出现练习1的时候,发现和例1几乎一样,于是把成功秘诀一用,就做出来了。再看作业1,也是如此,和例1比,就是照葫芦画葫芦。所以,上课听懂,是非常容易的,做出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也是非常容易的。

  再来看看考试的逻辑!

  考试中的题目相对灵活,比如突然出现一道题,这时候学生看到就晕了,因为没有例题了!这就是问题的关键。我们平时在上课的逻辑,都是知识点-例题-习题,学生建立起来的,是看到例题知道方法,然后根据例题的方法去做习题。

  学校里每天最多1个半小时的数学课,大部分学校每天一节数学课45分钟,所以每天学生做的作业,全称都是“请你用今天上课45分钟讲的内容来做这些题目”,确实是对45分钟的巩固,可以强化对上课讲的内容的熟悉程度。但是由于已经默认了作业所用的全部知识都是45分钟之内的,于是知识与知识的逻辑被切断了。

  到了考试,已经有了很多个45分钟,要记住所有的45分钟是非常困难的,这个时候,如果所有45分钟都是孤立存在的,孩子在考试之前会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忘记了某个45分钟,而考试就正好考到了。考试卷上,没有“请用xx知识解决问题”的提示,难度一下子就增大了。有的孩子只会做和例题差不多的题目,变化一点就不会了。也是因为我们平时上课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所导致。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我提出两个方案,大家可以作为参考。第一,在复习的时候,不能把知识点做的太细。应该从大的逻辑上复习。比如我经常问毕业班学生一个非常搞笑的问题:数学都讲啥了?能回答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回答这个问题可能需要1-2小时),都是从大块开始往下分解,一定不会上来就讲一个很小的知识点。

  再比如说,几何证明题怎么做?有没有自己有什么心得?这种问题看起来很抽象,但这是一个考试的逻辑。再说的细一些,很多孩子说几何不好,总是想不到辅助线,这就是典型的上课逻辑而非考试逻辑。上课逻辑是,今天讲的辅助线是做垂直,所以所有的题目都是做垂线;明天会讲倍长中线,所以所有的应该都是倍长中线,根本不看题目。

  正确的逻辑是什么?

  这道题要证两条线段相等,那么立即问自己:证明两条线段相等有什么方法?再比如说一道含有绝对值很难的题目,很多学生就是不会做。这个时候我会问:你觉得最难的地方在哪里?学生说有绝对值。去掉绝对值有几种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训练,孩子会把平时学的知识逐步融入到考试的逻辑中。

  第二,我们大力表扬一种行为:不用上课讲的知识点做出上课的题。比我们讲数学归纳法,有一个孩子上课的每道题,都没有用数学归纳法,而是用其他方法,这简直太棒了!有的家长说,今天学的知识你怎么不用,相信我,他会在后面某个时候用上。我在上课的时候,凡是用非本节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都给奖励。我从来不奖励最简单的方法或者最快做出来的方法,而是奖励通过独立思考想出来的方法。

  平时作业写的很好,到考试就不会了,这个问题往往会被认为是“不擅长考试”,或者是“紧张导致发挥失常”。事实上,往往不是如此。上课的逻辑和考试的逻辑不同才可能是真正的原因。这下,你懂了吗?

  来源:好好学习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03609.html

相关阅读: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