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新华中学/周振武
摘自:《岳阳市弘毅中学》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问题解决或构建所做的整体性考虑,它来源于现实原型又高于现实原型。往今来,数学思想方法不计其数,每一种思想和方法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综观初中数学教材体系,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点和数学思想方法,汇成了数学结构系统的两条线----“明线”和“暗线”。数学思想方法寓于数学知识之中,是数学的内在形式,是获取知识、发展数学素质的动力。初中阶段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大体上可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技巧型思想方法,包括消元、换元、降幂、配方、待定系数法等;第二种是逻辑型思想方法,包括分类、类比、代换、分析、综合、反证法等;第二种是宏观型思想方法,包括字母代数、数形结合、归纳猜想、化归、数学建模等。对层次较高的宏观型思想方法,应着重让学生理解思想实质,认识它们对数学发展的导向功能;对逻辑型思想方法,应着重讲清其逻辑结构,注意正确使用逻辑推理形式;对层次较低的技巧型思想方法,应着重阐述各种方法适用的问题类型、使用技巧、操作程序,训练学生运用这种方法的能力。数学老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让学生把握数学的精髓。所谓数学思想,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本质认识,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所谓数学方法,就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程序,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反映。数学思想是数学的灵魂,数学方法是数学的行为。运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感性认识不断积累的过程,当这种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序时就产生了质的飞跃,从而上升为数学思想。若把数学知识看作一幅构思巧妙的蓝图而建筑起来的一座宏伟大厦,那么数学方法相当于建筑施工的手段,而这张蓝图就相当于数学思想。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把握数学思想呢?
基本要求,渗透“层次”教学。《数学大纲》对初中数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了解”、“理解”和“会应用”。在教学中,要求学生“了解”数学思想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的思想、化归的思想、类比的思想和函数的思想等。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有些数学思想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明确提出来,比如:化归思想是渗透在学习新知识和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方程(组)的解法中,就贯穿了由“一般化”向“特殊化”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不仅应该使学生能够领悟到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而且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思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独立思考,不断追求新知,发现、提出、分析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大纲》中要求“了解”的方法有:分类法、类经法、反证法等。要求“理解”的或“会应用”的方法有: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配方法、换元法、图象法等。在教学中,要认真把握好“了解”、“理解”、“会应用”这三个层次。不能随意将“了解”的层次提高到“理解”的层次,把“理解”的层次提高到“会应用”的层次,不然的话,学生初次接触就会感到数学思想、方法抽象难懂,高深莫测,从而导致他们推动信心。如初中几何第三册中明确提出“反证法”的教学思想,且揭示了运用“反证法”的一般步骤,但《教学大纲》只是把“反证法”定位在“了解”的层次上,我们在教学中,应牢牢地把握住这个“度”,千万不能随意拔高、加深。否则,教学效果将是得不偿失。要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教学中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渗透“方法”,了解“思想”。由于初中学生数学知识比较贫乏,抽象思想能力也较为薄弱,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还缺乏应有的基础。因而只能将数学知识作为载体,把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教学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渗透的契机,重视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的提出过程,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解决问题和规律的概括过程,使学生在这些过程中展开思维,从而发展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形成获取、发展新知识,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忽视或压缩这些过程,一味灌输知识的结论,就必然失去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一次次良机。如初中代数课本第一册《有理数》这一章,与原来部编教材相比,它少了一节----“有理数大小的比较”,而它的要求则贯穿在整章之中。在数轴教学之后,就引出了“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03741.html
相关阅读:数学新课标教学中的情景创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