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教学的设计要遵循教育规律,要突出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个性特征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关注学生在教学和学习中参与和体验过程;教师要优化课堂时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互动的学习氛围中有所提高。本文以沪教版化学新教材九年级第二章第一节中“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设计为例谈谈如何进行环保教学设计。
一、巧设情景,引发环保意识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教师引导学生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探究活动和化学实验,这样可以拉近化学学习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和社会、日常生活的关系,探究实验教学应重视真实问题情境的设计。
例如,课后,小刚了解到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是二氧化碳,为此小刚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图,来对 CO2 产生温室效应的模拟研究。在左侧注射器中盛放20 mL CO2,右侧注射器中盛放 20 mL ____ (填气体名称)。
设计意图:希望实验时,能观察到左边注射器_______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右边的体积,以此证明 CO2 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通过上面的学习,学生对温室效应有更深入的了解,看到二氧化碳能使气温升高,对环境的危害了然于胸。
二、展现情景,警钟常鸣
当前,人类面临许多环境问题,其中酸雨是全球性灾害问题。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雨水、冻雨、雪、雹、露等大气降水。现已确认,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主要来源于煤和石油的燃烧,它们在空气中氧化剂的作用下形成溶解于雨水的酸。据统计,全球每年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1亿吨,二氧化氮5000万吨,所以,酸雨主要是由人类生产活动和生活所造成的。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实验展现情景,使学生认识酸雨的危害。观察下面的实验,可以帮助你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实验1] 在燃烧匙中放入少量硫粉,将燃烧匙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注意观察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然后将盛有燃着硫的燃烧匙一起伸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待燃烧结束后,盖上玻璃片。
[实验2] 观察硫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硫的颜色、状态,并闻一闻气味。
[实验3] 用一支50 mL的注射器从充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抽取40 mL二氧化硫,再从小烧杯中抽取10 mL滴有紫色石蕊试液的水溶液,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器的针孔,慢慢压缩注射器栓塞,观察实验现象。用空气代替二氧化硫进行对比实验,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4] 将少量水慢慢注入充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中,轻轻振荡集气瓶。用pH试纸测定集气瓶中水溶液的pH。
三、正本清源,防患未然
面对日益增加的废旧电池,一些化学专家大声疾呼:我国废电池潜在危害不容忽视,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广泛重视和关注。现在人们在生活中几乎每天离不开电池。按照我国每年消费电池70 亿~ 80亿只计算,人均一年要消费5~6只电池。最常使用电池的是手机、袖珍收音机、随身听、遥控器等,一个用户一年至少要用6~7只电池,一年就消耗2.5亿只左右。通过查找资料,实验探究,不仅使学生认识到废电池污染河水的危害性和严重性,还使我们初步感受和体验了探究知识的过程、方法和喜悦,初步学会了如何进行数据比较来研究问题,用查找资料来解决问题,以交流合作的方式相互间交流生成经验,为我们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当然,把环保知识融入课堂中,不仅是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的要求,从青少年培养环保意识,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不断挖掘教材,利用史实资料,把环保意识渗透到学生心中,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04879.html
相关阅读:09年辽宁化学试卷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