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学认为,动机是能激励人的行动,并引起行动满足某种需要的欲望、愿望、理想、信念等主观心理因素。由这一概念可以推断出:学习动机就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力量。根据认知学派和行为主义学派的动机理论,笔者将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归纳为以下四类,现在阐释的过程中分别加以说明。
(一) 兴趣
兴趣是影响人的动机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前苏联心理学家彼德罗夫斯基把兴趣爱好看成是动机体系的一个结构成分,认为通过对兴趣的激发能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做到这一点,在以下几方面应引起关注:1.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首先应当注意的是良好的教学开端。一堂新课的开端,是教师谱写一首优美的教学乐章的前奏,是师生心灵沟通的第一座桥梁。它起着诱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乃至激情的重大作用,有助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的情绪情感状态,以饱满的热情投身于学习之中。其次,注意教学内容的适当新颖性。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新颖程度适度的、和自己已有经验有联系的内容最感兴趣,故此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多在知识的连接点上下功夫。再次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样。只有方法灵活多变,才能时时吸引住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兴趣,并产生兴趣向学习对象的迁移。2.要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以从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品质入手,引导他们已有兴趣向更广泛、更集中、更持久、更有效的方向发展。3.善于利用学生的间接兴趣。如引导学生把对教学活动或对学习结果的兴趣迁移到学习对象上来,从而培养起对学习对象的兴趣,这有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
(二)成就动机
美国心理学家阿特金森曾提出过成就动机模式:T=M?P?I。其中T指人的行动趋势,M指行动者的主观愿望,P指行动者对成功的期望值,I是成功的可能性。究其实质,就是激励学生产生成就感,并使之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这与我们现在提倡的“成功教育”有类似之处。因为这种自我提高的动机,既是学生在学习期间力图用学习成绩来取得名次或等级的一种手段,也是他们在未来的学习生活或更长远的职业生涯中谋求作出贡献和取得地位的一种手段。所以,在学校里,教师对学生的一丝赞许,既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肯定,也是对学生作出进一步努力以赢得更好成绩或更佳成就的促进,还能够满足学生成就动机中的自我实现的需要。
必须注意的是,在强调“成功教育”的同时,不能抹杀“挫折教育”的作用。过去的心理学家往往在理论上否认并且忌用惩罚的威胁功能,认为惩罚会产生消极的动机效果。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往往依靠它促使学生为了自己的名誉、成绩等级、毕业文凭而去勤奋学习。心理学的研究证明:设想自己的大部分学生能在没有严格而明确的教学要求下自觉地进行学习,完成规定作业,安分守己地接受考核,这只是生活在幻想中的教师的企望。有些心理学家指出:“考核的动机力量,更多的是在于失败的威胁,而不是在于成功的希望。”这是有一定道理的。由此可见,在严格而明确的教学要求的前提下,失败的威胁也是教师用以调动学生学习动机的一种策略。明智的方法应当是,将“成功教育”与“挫折教育”穿插而行,适时采用,这样既不会使学生有“飘飘然”的感觉,也不会使之精神颓废,毅志消沉。当然,也不可走极端,否则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局。
(三)归因
“归因”理论最先由心理学家威纳于1972年提出,其理论依据是“控制源”理论。所谓“归因”即指从行为的结果来推究原因的方式。一般说来,人推究出的原因不外下述两类:当其将某一行动的结果看作是运气、机遇、命运或别的权威人物的产物时,他们便相信自己处于外部控制(即外因)之下;反之,当个体将这一结果看作是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的产物时,他们便相信自己处于内部控制(即内因)之中,学生亦然。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我们常常可以听到学生在考试后的一些谈论,其中以报怨自己运气不好没有复习到考点,或认为考题太难,甚至说些有人还不如自己之类的话为最多,而从自身找原因的学生却是凤毛麟角。他们将失败的原因统统都归结到了不可控制的外因上,以期使自身责任尽可能地减少,这是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之一。如果听凭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诸如能力这种不可控制的因素,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听任失败,表现冷漠、压抑、自暴自弃或丧失学习动机,最终达到“无药可救”的地步。所以,作为教师,应主动地将学生引导至将学习上的成功归因于诸如努力这种可控制的因素上,这样学生就会对学习信心百倍,并预期今后会再次获得成功。
(四)“交往”动机
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也可以为我们探求学生学习动机提供了理论依据。按其“需要层次”的划分,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需要后,就要追求“爱与归属”的高层次需要,这种需要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表现出来的,它让人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友好的群体中,可以得到其他人的关照、认同,从而产生一种归属感。我们要解决学生学习动机问题,也必须要了解学生的这种需要,即在学校情境中,被奥苏伯尔称为“附属内驱力”的成就动机。这种附属内驱力就大致与“爱与归属”的需要是相对应的,它指的是学生为了赢得长者(如家长、教师)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是建立在学生对长者特别是对教师的“愿意交往”的基础上。当学生认可你、接受你时,他会盼望你对他有所关注,希望能与你交流,甚至由此可以喜欢你所教的学科。这就是我们所谓的“爱屋及乌”的效果。教师与学生的适当交流,可使学生有一种被认同感,感到在集体中有一种归属感,他会认为教师之所以接纳了自己,是因为自己有突出的工作(即学习)成绩,并且他会利用不断地提高学习成绩的方法来强化这一点。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同时也可以起到提高其学习积极性的作用。那么,作为教师,就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让学生在同你的交往中有所收益。
综上所述,我们如能从学生实际入手,深入剖析学生心理,充分激发其学习动机,而不是用套话、空话去给学生编织所谓的“蓝图”、“梦想”,我相信,这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04883.html
相关阅读:高中化学知识点:电解精炼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