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国人民大学附中高三语文备课组长、北京市骨干教师申怡
节奏高三——破“轮”成“线”
申怡介绍,人大附中在给学生进行高三复习时,是从开学到最后的高考,分阶段有节奏地为学生制定复习计划,会要求学生有一个非常完整的复习计划。开学到期中为适应期,期中到期末为积累期,期末到第二学期开学为调整期;第二学期开学到“一模”为整合期,“一模”到“二模”为提高期;“二模”到高考为固化期。
她认为,进入高三,老师应该给学生一个训练的节奏,在固定的时间段给学生分类别、分阶段进行训练,让他知道我这一步在练什么,下一步我一定要提高,提高的方法是什么,让他们在每一个阶段都有收获,让他们跟着老师走是有效果的。
每一个阶段,很少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很少给学生发整套的习题,学校的要求是不要让学生跳进题海,应该是老师在做大量习题的基础上给学生一个精选,这样的效果实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思维高三——追“本”溯“源”
在进入高三之前,我们学习的知识、训练的能力多是个别的、条块分割的,比如语言运用方面:简明、连贯、得体,压缩,扩展……比如文言文阅读方面:通假现象、一词多义、词类活用、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等等。走进高三以后,我们发现有很多题目,靠个别的、分割的知识来对号入座已然无法解决。这些题目呈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高三语文这样的学习特点,要求我们树立打通意识。
申怡认为,老师要帮助学生构建这样的思维体系,帮他们打通意识。所谓打通意识,就是把以往分散、分割学过的、高考需要的知识技能整合起来,找到它们之间的接通点,形成一个能够综合、灵活、创新运用的网络。
有效高三——“眼”低“手”高
申怡认为有效体现在两点上:“眼低”指重基础,“手高”指抓落实。
“眼低”包含两方面:“放得下”——大胆舍弃,“分得开”——化整为零,也就是说,要分开两条线走。一条是知识沉淀的线路,包括知识块的复习,以及每周每天每节课积累;一条是贯彻解题方法、套路的线路,包括语段类型的掌握,以及对提醒进行按类归纳整理。这样做避免拿时间跟学生消耗,而是用方法给学生打磨。
“手高”也要抓三方面:“读”——朗读;“问”——质疑;“练”——练习。
她说,复习是人与知识的深层博弈,考试是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手高”的真实意义在于,不管你用何种方法何种手段,最重要的是不怕反复,甚至爱上反复!
有序高三——深“入”浅“出”
做到有序就应该注重三个研究——考试、学情、教学。
研究考试:在研读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深入研读2013年的《考试说明》,研究近五年高考试题,进而研究高考命题思路,把握试题所呈现的方式和考查的能力点。
研究学情:认真研究进入高三后学生的学习状况,了解学生真实的语文学习水平和学习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建立信心,弥补语文知识、能力和思维方面的不足,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教学:教学内容一定要有针对性,要在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确定复习的重点,合理安排复习内容、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复习策略。
关于作文训练
申怡强调,高三学期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重要。
处理作文复习要坚持三个原则:使其成为培养良好思维品质的载体;使其成为形成语文能力的载体;使其成为提升语文素养的载体。
具体可以从五个方面来实现:
■整体规划,专题训练和综合训练相结合,提供对策方法,有针对性地切实解决学生思维上的问题;
■鼓励学生积极地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杜绝虚构;
■抓住作文中的几个核心问题(审题立意、论据选用、论据叙述、论据分析)进行专题训练;
■重视作文修改,作文修改是提升学生作文能力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限时作文(大作文除考试外不少于6篇,辅之以片断训练、专题训练)。(来源:天津网)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05602.html
相关阅读:《醉翁亭记》复习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