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更广阔、更富有弹性,也更具有挑战力的创造空间,同时也是个难得的机遇,我们老师“集体探讨、精心备课、动手自制教具、多媒体课件,都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探索和研究热情,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面,我就从三方面谈一谈我教改实验以来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我看来,要切实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的转变。作为一名参与课改实验的教师应该清楚认识到:1、教师不是课堂的“主宰”,而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课堂气氛的营造者,课堂行为和学习效果的评价者。2、师生之间应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建设性的伙伴关系,从而成为新知识的共同学习者,探索者和收获者。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教学民主,以学生学习的合作者身份,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努力营造一个民主合作,生动活泼能够让学生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的宽松教学氛围,并大胆放手,尽量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份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让他们亲身体验学习过程,成为学习的主角、知识的主动探索者。长期以往,我们的学生必定能建立《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进而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真正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数学学习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它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密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且在7~9年级教学建议中指出本学段的教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因此,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生活经验,尽量去创设一些生活情境,从中引出数学问题,并以此让学生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引起一种学习的需要,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中去,增强教学实效。要真正做好情境教学,关键在于教学情境的设计。我认为教学情境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要从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否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数学思考,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合作精神等方面考虑。
三、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效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数学的重要方式。
因此,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如何适当、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活动、交流”就成为了一个倍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有很多新特点:教师权威淡化角色转变,学生主体性增强,学生面对面围桌而坐,在合作过程中,能主动地提出问题,自由展开讨论和交流,敢于尝试,学会倾听,以及进行自我反省,可以讲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使每位学生都能在有限的合作时空里全员参与,在互动中互帮互学,共同发展。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24891.html
相关阅读:考好数学的四大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