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人际互动的机制不仅是个体的自主的探究,自主的建构的过程,也是作为的主体与他人、与社会、与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双向构建过程,这也是的认识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前提下,就要求在教学的过程中建立相应的人际互动的机制,并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形成师生互助的学习共同体,从而使整个共同体在共同的协作中共同完成对所学的的探究、发现和完整意义构建。
(一)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探究式学习的构成形式,又是探究式学习的和策略。它是通过群体活动共同完成任务,是有明确职责的互动性学习,它以小组成员的合作性活动为主要的内容,以小组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开展合作学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1.资源共享,知识互补。合作学习能够充分利用学校的有限的教学设备条件,将教具、器材等物尽其用,小组共享,将新知识、新信息通过合作小组这个特定学习形式进行高速度、大密度、快节奏地传递,作到资源共享;由于学生接受问题的的差异,家庭、社区环境的差异和学习类型的差异,在进行学习小组划分时应将学生按爱好、研究专长混合分组,这样有利于形象型和逻辑型的学生在探究学习中的优势互补,也有利于知识密集型和操作应用型的学生相互间的“知”、“技”互补,有利于优秀的学生对后进学生在合作过程中的帮带。
2.体验交流,统筹运作。在合作学习中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更有高密度的交往过程。因为合作学习需要在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活动,教师要努力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探究环境,使学生间能够相互配合,相互支持。这样有利于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可以让学生在互敬、互爱、互帮、互动下学习。合作学习的合力在就在于把每个人的能量凝聚为团队精神,把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3.自主为本,合作协作。合作学习不是帮助学习。帮助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学习仍然是被动的。所以合作学习应该是保证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首先是自主性学习,在自己学习,自主性学习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的讨论、交流、实验等活动,通过合作和协作,完成研究目标,提高探究水平。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学习缩小了学生间的差距,转化了后进生,从的成绩看能大幅度的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原因有几方面:(1)教师在上讲得少了,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个别辅导后进生。(2)在学生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实际是好学生教后进学生的过程。好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基本上都明白了,而后进生还有一些问题没搞清楚,通过好学生的讲解,自然也就明白了,在这里实际上运用了陶行知的小先生制。后进生光靠一个人忙不过来,发动好学生都来帮后进生力量就大了 高中语文。(3)是后进生在自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种紧迫感,别人在有限的时间看完了课文能做练习题,自己不会做也丢人,增强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好胜心。(4)是这种做法培养了后进生的自学能力,一旦自学能力形成了,他们进步的幅度就会加快,就会在较短的时间赶上班内的中游学生。
(二)课题研讨。课题研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独立从事的某项小型的课题研究。例如:在进行有关土地利用问题教学时,我列举本区土地的利用类型及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资源浪费的事例,把班里的学生按照所在居委会分成几个小组,然后要求学生走出课堂,亲赴各乡各居委会做实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所学知识及方法,每小组提交一份调查报告。这样,学生经过自己努力,得出结论,不是被动地接受材料,而是主动地参与发现知识的过程。这种形式的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的热情,并能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集体攻关的合作精神,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总之,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知识发生过程的创造性学习,是一种人际互动的社会性学习。如果我们教师都能把金钥匙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发掘知识的宝藏,那么学生的积极性将会空前高涨。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告诉学生,任何学习上的都不是信手拈来的,实现任何一类问题的创造性解决,都与他们平时扎实地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有关。要求学生具备持久的学习热情和不断探索的自学精神,坚持主见,知难而进,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2925.html
相关阅读:高中地理学习方法第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