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意关系
在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言意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欣赏影响至深。注重言外之意,这不仅是中国诗歌的特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其中的美学观念是相通的,都要求虚中见实。《列子?
汤问》载:韩娥鬻歌“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那余音似乎更能撩动人的情思,引起人的回味。白居易的《琵琶行》描写琵琶曲暂停时的情景说:“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是深得中国艺术妙趣的。古代的绘画要求在有限的形象之外寄托不尽的意趣,往往在画面上留出大片空白,启发观者自己去想象、补充,正如包世臣《安吴论书?
述书上》引邓石如的话说:“
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奇趣乃出。”
在戏曲舞台上,不设道具或仅设极少的一点道具,也主要是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种种生活场景,给现众留下许多想象的余地。
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象外之趣,都是以有尽寓无尽。语言作为思维的工具,不可能没有局限性,不一定能够完全表达人们所想的东西。语言实质上只表达普遍的东西;但人们所想的却是特殊的东西、个别的东西。在一首诗里,言总是有尽的,写得再长也有终结。但是这有尽的言所包涵的意味,它们所给予读者的启发却应当是无尽的。任何一首诗都有它的主题,可是不同时代的读者,或同一时代的不同读者,联系各自的生活经验,对它就会有不同的体会。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中国古代的诗论特别重视诗歌语言的这种启发性,作诗最忌太直、太露,读诗最忌太滞、太凿。一览无余的作品算不上真正的艺术,拘守章句的读者也不是真正的鉴赏家。一个懂得艺术的鉴赏者,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真意。李白听蜀僧弹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了刘少府画的山水障,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虽然只有十四个字,却能抽出读者不尽的思绪和想象。
含蓄不等于隐晦,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并不是有话不说,而是引而不发。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是诗人浮想联翩、思想感情的飞跃接近极顶时,自然达到的艺术境界。最后的一跃已经开始,无限的风光即将展现。诗歌语言保持在最饱满、最富有启发性的状态之中,给读者留下了最广阔的想象余地。
强调含蓄并不排斥痛快。直抒胸臆,淋漓痛快也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全看诗人的造诣如何。
1.
下列对中国古代文学艺术中“
言意关系”
的具体表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诗歌写作的独特在于以“
虚中见实”
的手法实现诗歌意境的再创造。
B.
音乐创作擅长用“
余音”
来引人回味,达到“
无声胜有声”
的效果。
C.
书画创作讲究疏中有密和留白,让欣赏者于有尽中想象无尽。
D.
戏曲表演依靠演员的动作暗示生活场景,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
2.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古代绘画具有不尽的意趣,因此它具有“
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
的特点。
B.
语言具有相当的局限性,并不能完全表达人们的思想,这就是所谓的“
言有尽”
。
C.
诗歌语言越饱满,越富有启发性,就越能给读者带来不同的阅读感受。
D.
诗歌中的含蓄不等于隐晦,含蓄是有话不说,隐晦是引而不发。
3.
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
诗歌求言外之意,音乐求弦外之音,绘画求象外之趣,它们的艺术表现形态虽不同,但对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追求却一致。
B.
作诗切忌太直太露,读诗避免太滞太凿,因此,要真正实现诗歌的艺术鉴赏,作者与读者必须相互激发,诗歌鉴赏才能完成。
C.
李白听琴联想到万壑古松,杜甫看画仿佛听到山上的猿声,由此可见,读诗不仅要从吟诵的诗句看到图画,还要从画在纸上的图像中听到声音。
D.
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是诗人及一切艺术创作者追求的最高境界,也是艺术鉴赏者必须具备的艺术修养。
参考答案:
1.A
(A
项以偏概全,“
虚中见实”
是“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共同的特点”
而非诗歌写作的独特之处。)
2.C
(A
项,因果颠倒;B
项混淆“
或然”
和“
必然”
,“
语言不一定能完全表达人们的思想;D
项张冠李戴,含蓄是引而不发,隐晦是有话不说。)
3.A
(B
项强加因果,结论是强加的,原文中没有依据;C
项篡改文意,原文说艺术欣赏“
可以从吟诵的诗句中看到图画,也可以从画在纸上的图景中听到真意。”
,是并列关系,而“
不仅……
还”
是递进关系;D
项无中生有,“
注重言外之意,追求含蓄不尽”
是鉴赏者必备的艺术修养在文中没有依据。)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3385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