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称“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一项大型的跨世纪、跨地域、跨行业的宏大林业生态工程。承担工程重要任务的山西省现已在西山地区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昔日被当地老百姓描述为“立夏不起尘,起尘活埋人,白日点油灯,夜间土封门”的黄土高原现象一去不复返,代之而起的是巍峨苍翠的“绿色长城”。
政策导引走出“怪圈”
西山地区位于黄河以东、中部断陷盆地以西,地跨7个市地,49个县被划入山西“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范围,总面积716万公顷。这一区域沟壑纵横,植被稀少,生态环境极为恶劣,人们多年来一直生活在荒山越开越大,树木越砍越穷的“怪圈”里。当地百姓饱尝着水土流失严重,风沙旱魔不断侵袭的恶劣环境之苦。
地处晋西北丘陵山区、紧临毛乌素沙漠的偏关县,干旱少雨,整天风沙弥漫。为改变这一状况,全县开始大力发展山丘林业,并且制订了一系列的利民政策:通过拍卖“四荒”,稳权发证,20年不变,把林业的发展与群众的利益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这给百姓吃了颗“定心丸”;在资金扶持上也给予一些优惠政策,对经济比较困难的农户,林业部门无偿提供部分苗木、籽种,实行以奖代助,对于栽植经济林的大户,县里负责垫支苗木费,定期收回,实行以借代助等。这些政策,极大地调动起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他们正在逐步走出“怪圈”,使林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蒲县处于吕梁山脉南端西部,是昕水河的发源地,近几年来,他们实行转让山林、联户经营、股份制模式管理的政策,使以往无人过问的小山、陡坡,变成了现在的群众争购治理的“热点”。一位名叫张金奎的退休老人购买到薛关村40亩弃耕地20年的使用权,经过4年时间,果园已是硕果累累。
西山地区的人们经过与大自然的艰苦鏖战,防护林体系建设已渐入佳境。目前西山地区新增水土流失控制面积2000余万亩,泥沙流失量减少8000余万吨,沙尘暴、霜冻、冰雹等灾害得到了明显减少与遏制。
科技“上山”山青水秀
站在“绿色长城”的制高点上,一片秀美山川尽收眼底。清澈的河流,环绕着满目翠绿的雄壮山脉。省造林局局长王德玉说,西山地区防护林体系所取得的一切成绩都与科技“上山”是分不开的。不靠科学种植,现在所看到的可能依然是一片荒山秃岭。
素有“无雨干涸沟,下雨洪水流”的吉县,这些年来,当地群众在林业部门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推广了优质苗木培育,不同类型整地、系列抗旱造林、旱作丰产技术等十几项适用技术,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在已建成了“百里绿色长廊”和四大经济林果生产基地,绿化面积达到8.4万公顷,覆盖率39.8%,获得了“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西山地区防护林样板工程”等称号。
在防护林建设工程中,偏关县注重科技含量,推行林业工程管理,聘请专业造林队,做到造林规模化,施工标准化,选苗优质化,管护经常化。在生产中,引进了仁用杏、新疆杨等12个优良品种;推广使用径流林业、根宝蘸根、油松大苗移植等科学种植技术,目前,偏关县共造林37.4万亩,完成任务的80%。
八月明媚和煦的阳光,给永和县郁郁葱葱的山林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当地负责林业的同志说,他们根据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草则草,实行乔灌草合理配置,综合治理。给往日的荒山秃岭都披上了绿装,山更青,水更绿了。不少地方出现了野兔、野鸡满沟跳跃的景象,处处呈现出一派自然与生态和谐的新模样。
“穷山”照样能“富民”
西山地区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是在不断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中寻找着最佳的结合点,如何让山绿民富?是他们一直追求探索的目标。
临县在20世纪70年代是个出了名的“讨吃县”,是山西最穷的地方,这些年来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自1995年至今六年间,新增红枣面积40万亩,全县枣树面积达到60万亩。年产量达到1亿斤,枣区11个乡镇,仅红枣一项收入人均可达800元以上。
吉县山多沟深,十年九旱,老百姓祖祖辈辈靠的是种地和放羊来养家糊口,老百姓一直很贫困。现在,在这里发展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后,当地农民依靠发展林业实现了脱贫致富,跨入了小康行列。一片片具有当地特色的干鲜水果经济林、饲料灌木林等区域性林果产业初步形成,使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同步发展。
截至目前,西山地区共建立股份合作林场、果园、苗圃、加工网点等积极实体达2000多个,治理荒山面积100万亩。有相当一部分县的农民依靠林果业致富,林业收入占到总收入的50%以上,极大地推动了西山防护林的整体发展,靠“穷山”富裕起来的人也越来越多。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36454.html
相关阅读:2016高考地理备考:知识点回顾(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