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素质的提高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对如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整体素质教育观,把握好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着力点,在重视数学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同时,重视学生其它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以达到智能并进、全面育人的目的。

  一、正确理解数学素质的构成

  “素质是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三个层次构成的。”“心理素质是第二层次,它是在先天自然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作用、环境影响而逐步形成的。可一分为二:即认识----智力因素和意向----非智力因素。”心理素质的培养不是空洞的说教,应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加以渗透。

  数学素质作为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多元的群体因素结构,其中既有智力因素,又有非智力因素。它包括知识技能、智能因素、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和思想品质等,其核心是数学思维素质。从数学素质的结构的组成上看,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由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方法等构成;另一部分由心理因素、思想因素等构成。这两部分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长期以来,由于思想认识的局限性,小学数学教学多重视数学知识的掌握应用及智能的发展,即重视智力因素的发展;而忽视了数学素质中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数学素质的教育,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十分不利。

  二、正确处理数学教学与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关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全面素质。数学素质和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二者都是素质的子集;而素质本身是由各种素质所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可见数学素质和非智力因素又是交叉的,二者具有相互促进或相互促退的内在制约关系。

  因此,从数学素质的构成及数学素质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来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有的学生数学学不好,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影响所致。只有很好地促成了数学素质与非智力因素最大限度地“交叉”,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才能。因为这样,既可以促进大纲所规定的数学教学任务的落实,又可以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逐步完善和提高。

  三、切实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包括心理素质在内的各种素质,而心理素质的培养必须渗透在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数学教师也要有正确的育人观,在落实“双基”的前提下,重视包括非智力因素在内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是非智力心理因素的简称,属于人的非认知性心理系统,它包括兴趣、态度、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不具有认知事物、处理信息的机能,而主要对于认知性心理系统起调节和催化作用。那么,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应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呢?

  下面主要就兴趣、意志、习惯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人们经常倾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力求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特征。兴趣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成为激励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果学生对数学具有高度的学习热情,就会津津有味、不知疲倦地进行学习,这就会大大的提高学习效率

  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通过介绍古今中外数学家的成才之路等数学史料及数学的广泛应用,运用直观手段,创设情境,精心设疑,让学生以疑激思、以疑获知,组织游戏、竞赛等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并努力使这种兴趣逐步稳定,直至发展成兴趣。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末页共2页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37227.html

相关阅读: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