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歌曲导入:播放音乐《好汉歌》第一段。
“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
,这是梁山好汉的作风,路见不平尚该拔刀相助,更何况自己受了委屈?但是梁山好汉中也有人曾经有不平不能吼,举起的拳头打不下,他是谁?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
林教头
”
。
2
、《装在套子里的人》
导入:请同学们认真欣赏多媒体上的彩色插图。
导语:
“
这是苏联著名画家库克雷尼克斯为小说精心设计的插图。你们观察一下,画面中的主人公与周围环境有哪些不协调的地方?
”
(让学生展开想象力,多观察,多思考,踊跃发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之后,接着发问:这个人为什么在大热天穿着厚厚的棉大衣,手上戴着皮手套,而且在最晴朗的日子里都穿着雨靴、带着雨伞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小说描写与插图对照,你认为主人公是怎样的人,有何典型意义?
点评:欣赏插图,引导学生认识和领悟文学插图这一
“
特殊的艺术语言
”
,捕捉其所隐含的非常丰富的文学信息,从而创造性地阅读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鉴赏水平。同时,在课堂之始,就能让学生参与进课堂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3
、《边城》
情景导入:真正的艺术应当经得起两样东西的检验:一是纵向的生命力,那种产生时轰轰烈烈,经行中却经不起时间跨越和时代洗礼的东西,绝非真正的艺术;二是横向的美感效应,即无论是谁,无论你从哪一个角度去审视它,它都能像水晶石一样熠熠生辉,是你能从中获取你所需要的东西,从而产生愉悦人心的美感效应。沈从文的《边城》正是这样一篇美文,自它问世以来,对它的评论便接踵而至,有人赞它为
“
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
”
,有人讥之为
“
有意回避尖锐的社会矛盾
”
。
70
多来,经过历史浪潮的千淘万洗,人们渐渐认识到《边城》是一颗闪亮的金砂。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这部作品。
歌曲导入:黄磊的《等等等等》。
同学们知道这首歌中讲的故事来自于哪里吗?是沈从文的《边城》。
4
、《归去来兮辞》
诗词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初中都学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桃花源记》。现在让我们把文章试着齐背一遍
……
(师生齐背)
一个人间胜境,一个理想王国。她始终存在于作者的心中,始终诱惑着作者那颗
“
归隐
”
之心。作者是如何高唱
“
田园
”
之歌,如何迈出
“
辞官归隐
”
的步伐的呢?《归去来兮辞(并序)》会给出明确的答案。
5
、《滕王阁序》
诗词导入: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读着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我们便会想到王勃所作的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6
、《逍遥游》
情景导入: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儒家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孔子的仁爱思想、孟子的仁政思想、荀子的治学态度让我们深受教育。在先秦时期,儒家和道家代表了那个时期的思想潮流。春秋时期的老子、战国的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两个重要代表人物。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庄子》的思想主张吧。
7
、《陈情表》
诗词导入:诸葛亮的《出师表》相信大家并不陌生。
“
出师一表真名世
”
,初中学过的诸葛亮的这篇文章的确实是名世、传世之作。
“
表
”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用于臣子向皇帝陈情。《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
“
出师一表真名世
”
的下一句是
“
千载谁堪伯仲间
”
,意思是
“
千百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
”
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即是李密的《陈情表》。(教师板书课题《陈情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52894.html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