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状况新特点
滑坡与爬坡角力。在价值观念多样化的当今社会,公众思想道德呈现出滑坡与爬坡的动态发展现状。传统社会是熟人社会,居民间彼此熟悉,这既容易形成诚实守信、关系融洽、相互帮助的社区氛围,也增加了个体违反道德规范的社会成本,人们不敢轻易越过道德红线。改革开放后,原有社会规范对社会秩序的调控作用减弱,人们感到孝亲敬老、隐忍谦让、邻里互助、感恩等传统美德有所弱化。与此同时,一些新的道德风尚开始形成,公众法治意识增强,契约精神、社会公德逐步得到社会认同。
道德标准双重性。部分社会成员以是否触及自身利益为基础,对社会现象进行道德判断,表现出评判标准双重性特点。例如一些人既抱怨社会风气差,又默认社会潜规则,甚至认为这是成熟和深谙处世之道的表现。
法治观念与行为分离。一方面,法制教育的普及使公众法律观念增强,维权意识上升;另一方面,权大于法、人情大于法的观念根深蒂固。司法工作行政化、独立审判不到位削弱了公众对法律的信任。此外,部分官员遇到群体性事件后花钱买平安做法,在百姓中形成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误导,有人遇事后信访不信法,加深了居民法治观念与行为的不一致。
信任危机下的新挑战
道德教育认同中的现实矛盾。一方面,虽然不同群体成员间的价值观念存在差异,但人们基本认同中国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中传统美德的消失表示焦虑。另一方面,年轻一代主张个性平等与自由,追求自主发展,对传统道德观念表现出选择性的接受与传承。他们并不认同现在年青人道德水平下降、传统美德正在消失的说法。
人际信任减弱下的高诚信认同与低信任行为。信任危机在个体层面表现为一种人际信任危机。产品作假、学历伪造、社会诈骗等失信现象不断冲击着人们的道德底线。这类负面新闻在增加民众防备意识的同时,也降低了人际信任度。尽管如此,人们仍对社会诚信的价值理念和重要性表示高度认同。这是一种高诚信认同与低信任行为的矛盾心态,如何使二者统一成为思想道德建设面临的新挑战。
合法性认同下的低政府信任行为。社会转型中出现的贫富分化、收入分配不公、权力寻租等社会问题,不可避免地削弱了政府在公众心中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另外,有时权力、金钱对法律权威的冒犯,也动摇了基层政府在百姓心中的诚信。然而,公众对政府的低信任度和不满情绪主要针对基层。国家政策是好的,到下面就变味了等观念广有市场。提高政府公信度成为道德建设的又一挑战。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70066.html
相关阅读:2016年2月6日时事政治(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