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子贡问曰:
“
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
”
孔子曰:
“
夫水者,启子比德①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
材料二: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②,故几于道③。居善地④,心善渊⑤,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注释:①启子比德: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
。②
所恶:不喜欢的地方
。③
几于道:接近于道
④
善地:低下之地。⑤
心善渊:心胸善于保持沉默,就像深渊一样。后面的几个“善”都是“善于”的意思。
⑴
孔子和老子都不满足于纯粹的观赏自然,而是试图沟通水之美与人类道德精神的内在联系,以探求水的社会意义和价值,并由此推衍出立身处世的道理和准则。试根据以上两则材料,比较一下当人处于逆境时,儒家和道家的处置方法有何不同。(
6
分)
⑵比较孔子和老子笔下的水,你更喜欢哪一种?请简述理由。(
6
分)
参考答案:
20
.(
1
)
答案要点:
1
、
儒家认为,人处于逆境之时,要表现出君子的高尚道义;君子应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有不同的表现;但不论身处逆境时的外在表现如何,内心都应该坚持高尚的道义;能够战胜逆境;(
3
分)
2
、
道家则认为,身处逆境,不要去争,而要利用自己的柔去滋润万物,要善于适应、包容一切。(
3
分)
(答对大意即可,如有其他见解,言之成理亦可)
(2)
提示:儒家的水能因势利导,随机应变,百折不挠,并能厚德载物,是仁义智勇之水;道家的水与世无争,包容一切,看似柔弱,实则至善至美,是大智若愚之水。答题时要看得清这方面的区别,言之有理即可。
(材料一译文:子贡问道:“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看,是什么缘故呢 ?
”孔子说:“水么,能够启发君子用来比喻自己的德行修养啊。它遍布天下,给予万物,并无偏私,有如君子的道德;所到之处,万物生长,有如君子的仁爱;水性向下,随外物的高下而赋与不同的形态,有如君子的高义;浅处流动不息,深处渊然不测,有如君子的智慧;奔赴万丈深渊,毫不迟疑,有如君子的临事果决和勇毅……无论怎样的百折千回,一定要东流入海,有如君子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意志。所以君子见到大水一定要仔细观察。”
(材料二译文:懂得最高深的“道”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虽然能滋润万物),却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道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低下而不引人注目,(但是)他的心胸善于保持沉静,因而像深渊一样深不可测,(与人相处时)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治理好国家,处事善于发挥自己的所长,有所行动善于把握时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73449.html
相关阅读: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 阅读答案(安徽高考试题)
《宋子贞,字周臣》阅读答案及翻译
苏辙《藏书室记》阅读答案
《段会宗字子松》阅读答案及答案
“范雎者,魏人也”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