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中华文化的伦理观最突出的一点是主张“
和而不同”
,其哲学基础是整体论、综合论、经验论。这和一神论的二元论、分析论、先验论形成鲜明对照。
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在经过冲撞、融合之后,在哲学上基本达成一致。在中华民族看来,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际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自然是整个社会的一个部分;进而扩展,一国之人是一个整体,人类是一个整体,整个宇宙,包括所有的人和物也是一个整体,因而个人、家庭、国家、人类都是宇宙的一个极其微小的部分,这就是所谓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用以处理人际关系、国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都以儒家的“
仁”
、佛家的“
慈悲”
、道家的“
善”
为原则。这就是几千来中华大地上不同源头的地域文化,外来的佛教文化和后来的伊斯兰、基督和天主等宗教不但可以和谐共处,而且相互吸收经验和营养,从而不断发展、创造,保障了中华民族的繁衍壮大的根本原因。
中国人心里的“
天下”
,随着地理知识的不断扩展和交通的便捷而不断延伸。在经济全球化的令天,我们所关心的不仅是一已,而且是全人类;不仅是眼请,而且是属于子子孙孙的无限未来。在这种思维下,我们对应该如何对待多元的文化,用不着反省、思考、反复论证,就可以得出符合宇宙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符合世界未来需求的结论。
中华文化特质之“
特”
,就在于和弥漫于大半个世界的一神论哲学相比而显其异,还在于当许多人把文化的多元性视为新大陆的时候,中华民族已经践履了几千,视之为已然和必然。应该说,有中华民族这样坚守文化多元、包容他者的成员,是世界之福,人类之幸。
中华文化的哲学特质也表现在自己的主流文化对待亚文化的态度上。
中华文化内部不但是多元的,而且是多种源头的。以黄河流域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不断吸收了其他地区和民族、部族的文化而不断成长,同时又渗透式地反馈给周边。而各个亚文化也同样与异质文化相处、互动,相得益彰。
(许嘉璐《社会科学战线》
第7
期)
8
.下列不属于对“
中华文化的伦理观最突出的一点是主张‘
和而不同’”
这一观点的阐释的一项是
A
.一神论虽然弥漫了大半个世界,但作为其哲学基础的二元论、分析论、先验论却并没有改变中华文化与其不同的,有自己姓名特点的哲学基础。
B
.在经过冲撞、融合之后,中华文化的三大支柱儒、释、道在哲学上达成了一致。
C
.在中华民族看来,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天、地、人、家、国都是宇宙的一部分。
D
.几千来中华大地上,不同地域文化和外来文化不但可以和谐共处,而且相互吸收经验和营养。
9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由于中国人宇宙整体观的传承,他们关注全人类,着眼未来,很自然地就会得出符合宇宙规律和人类社会规律、符合世界未来需求的结沦。
B
.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民胞物与的认识是中华文化能和其他各种不同文化和谐共处、互相吸收的根本原因。
C
.中华民族已经将文化的多元性践履了几千,并视之为已然和必然,但还有许多人才刚刚意识到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性。
D
.中原文化不断吸收而且渗透影响着其他地区和民族、部族的文化,而各个亚文化也与其他文化积极互动,相得益彰。
10
.根据全文内容,分点概括中华文化特质的内涵。(3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76608.html
相关阅读:《常人岂可“无法”》阅读答案
《对儒学的解构和重建》阅读答案
《王维的境界》阅读答案
“距离控制在余华小说里表现为不动声色的冷漠叙述”阅读答案
国家、母亲及男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