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
—20
题。
司马祠
一说到韩城,自然会想到司马迁。地以人传,由于崇敬司马迁,而对韩城心仪已久。
在这次的游览的历程中。韩城的地势之高,城廓之阔,田园之丽,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韩城南边是一个有别于周围山原的盆地,绿树葱茏,良田万顷,疑是到了江南仙境。从这里流入黄河的芝水,使芝川有着天赐的好风水。与司马迁结缘的汉武帝,曾想长生不死,那些方士官宦之流投其所好,竟在这一带挖到了灵芝。汉武帝喜得瑞药,却也没能活到今天,只是由此将原名陶渠水的这条河更名为芝水了。过小石桥,穿木牌坊,踏上石砌的古道,便开始了仰望中的登攀。
脚下的古道是用宽大厚实的石条铺成的,粗砺坚硬,历经数千而牢固如初。古道始建于春秋时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后,继续开凿了这条悬崖上的交通要道。楚汉之争,韩信经这儿运过兵;汉武帝祭祀后土,经这儿往返行宫;隋唐末,李世民经这儿攻入长安;明末李自成经这儿渡龙门,直捣燕京。这条巨石铺砌的古道,缘于不易更改,万不朽,是另一部书写在石头上的史记。太史公之前之后,这里上演过的金戈铁马的历史活剧,都被载入了有形无形的史册中。而这座历尽沧桑的司马祠,也正是在有形无形之中负载着史圣无形的精神内涵。
“高山仰止”,是《诗经》里的名句,嵌在这头顶的牌坊上,正好合了拜谒者的心情。这时,你的脚步已踏入了神道,登九十九级台阶,就可以抵达祠顶了。这条险峻的山脊,是后人垫沟筑起的,砖石砌成的九十九级台阶,用意取之于《易经》中的释义,九为数之极,九九则至高无上了。皇上的祖祠称九庙,官衔不算高的太史令却有九十九级的神道,确乎有造祠者藐视皇权之意,更具寓义的是说司马迁经受了多么坎坷曲折的磨难,才登上史圣之巅峰。他“以天地为量,不计小耻”,以“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光照后世。
攀至最高层的祠院,地势开阔了。殿内有若干碑碣,奇妙的是那一块梦碑,说唐朝褚遂良于同州梦见一女子自称司马迁之侍妾,叫随清娱,迁遇难后忧伤而死,褚遂作此墓志铭。是实录还是虚幻,莫衷一是。造于北宋的司马迁泥塑像,不是宫刑后无胡须的“妇人
像”,是据芝川乡间寻访到的太史公壮线描画像塑造的,相传画像出自司马夫人
之手,泥塑像面稍北望,是在想念苏武和李陵吧?传说司马迁去世后
,是其夫人柳倩娘和子女,将太史公的骨骸运回故地,掩埋在这高岗上的。有种说法,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得之天地,不能有丝毫损伤,司马迁受了宫刑,有辱祖先,不能埋入祖茔。这是谁的悲哀呢?我宁可认为,此处枕家山,临大河,气宇轩昂,一览众山小,是史圣最佳的长眠之处。
寝宫后是司马迁圆形砖砌墓冢,为元世祖敕命建造的蒙古包状八卦墓,“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非大智大慧者莫属。墓顶一柏分为五指,人称五子登科,形若颤抖的五指,傲指苍穹。
这是天问!我听见史圣在歌唱。这歌声穿越古今,扬善弃恶,与大河一起歌舞。天空有雄鹰飞过,它读
圆的墓冢,读
方的祠院,读
直的牌坊和山门,再读
弧形的古石坡和小桥大路,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
1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
分)
A.
汉武帝之所以与司马迁结缘,是因为在太史公的故乡挖到了投其所好的灵芝草
B.
作者在文章中叙写韩城的人文历史和地理风貌,凸显的是史圣家乡的人杰地灵。
C.
在作者看来,受了宫刑的司马迁死后不能埋入
祖茔,这构成了史圣最大的悲哀。
D.
类似于褚遂良的梦,本文的行文也呈现出一种虚虚实实。扑朔迷离的写作风格。
E.
文章融历史想象与现实感怀为一体,为这篇游记增添了几分厚重感与文化内涵。
18.
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
分)
19.
文章侧重描述了司马祠哪些“有形”的部分?这些部分各自负载着什么与司马迁有关的“无形内涵”?(
6
分)
20.
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6
分)
①四个“读”字的运用,有什么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3
分)
②结尾一句“这竟然是大地上一个巨大的问号”,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原文作答。(
3
页)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页)
17.
(
4
分)
B
E
18.(2
分
)
要点一:在结构上统领下文,承上启下
要点二:表现司马祠的地势由低到高的走向
要点三:暗含对司马迁的敬仰之情
19.
(
6
分)
要点一:九十九级神道——司马迁所经受的磨难
要点二:泥塑像——司马迁的“完人”形象
要点三:墓冢——司马迁的大智大慧
要点四:墓定一柏——司马迁的“天问”
20.
(
6
分)
①(
3
分)
要点一:把司马祠当成历史的大书,强调它特别值得解读
要点二:引发读者对司马迁人格与精神进行深入思考
②(
3
分)(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96851.html
相关阅读:《戈壁有我》阅读答案
《一棵葫芦爬过墙》阅读答案
《城市与文化》阅读答案
《漫步在凋零的树林》阅读
《河对岸人家 李国文》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