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程标准语文科考试大纲》明确要求:
“
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文学作品阅读鉴赏,注重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
心理
和人文精神。
”
⑴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
所谓
“
作品结构
”
指文章内部的组织和结构、线索、脉络、层次与段落过渡照应、开头与结尾。文章的结构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想,这里的思路是指作者写作时思维发展的线索,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都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写作思路的体现。而考题也是以要求考生分析思路为考查形式的。
所谓
“
作品的主题
”
是作品中所表现的中心思想,即作者要告诉人们的最主要的意思,包含了作者的思想观点和写作意图。对主题的概括必须立足于对整篇文章的理解与把握。
考查的主要形式
:
1·
文章是如何逐层展开的
2·
文段层次安排的作用是什么
3·
文段层次的划分
4·
文章的主旨是什么
5·
文段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方法小结】
如何分析文章的结构
1.
整体感知是把握结构的第一步。接到一篇就要按部就班地去读。边读边给每个自然小节标上序号,已备下面做题之用。
2.
圈点勾画中心句、过渡句。在阅读过程中要特别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每一段的起始句、收束句,这些地方往往被作者安排上中心句,以起到总领或收束内容的作用。
3·
总结每自然段的段意。在找出中心句后,分析综合一个自然段表达的意思,给每一个段来一个总结,用一句话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本段的段意。
4·
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
;
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语言标志,指那些表现或暗示作者思维进程或文章结构层次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臂如
“
首先
”“
其次
”“
第一
”“
第二
”
之类的表示顺序的词语。还有
“
一方面
”“
另一方面
”
之类的范围词。同时还要注意分号、冒号、句号等标点符号的作用。
在找出标志性的词语、句子后,结合每个段落的段意,把相同相近意思的段落合并,即所谓合并同类项。
5·
要高度重视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尤其要重视段落的起始句与上文的联系。对于重叠词语、重复词亦应重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396992.html
相关阅读:现代文阅读解题思路指导
论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如何做到有价值》
高考语文问答:24个答题技巧
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简析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难点(表达技巧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