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小小说《精神与肉体的抗衡》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小说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精神与肉体的抗衡 林 锦 本篇小说有两种读法,请按照导读提供的结构顺序阅读。 导读一: 1 、 6 、 2 、 7 、 3 、 8 、 4 、 9 、 5 、 10 + 11 。 导读二: 1 、 2 、 3 、 4 、 5 、 6 、 7 、 精神与肉体的抗衡

林 锦
本篇小说有两种读法,请按照“导读”提供的结构顺序阅读。
导读一:1
、6
、2
、7
、3
、8
、4
、9
、5
、10 + 11

导读二:1
、2
、3
、4
、5
、6
、7
、8
、9
、10 + 11


1.
陈老走进房间,取下摇篮,用一条尼龙绳打了一个圆圈,套在天花板的钢钩上。他双手拉住尼龙绳,双脚一缩,身体腾了上去。这样上下试了几次,证明钢钩够牢固,才满意地把摇篮挂回去。

2.
陈老走进厨房,在煤气炉前站住。他开了煤气炉的开关,火便着了。他关了,再开,开了,再关。一阵风从敞开着的玻璃窗吹进来,火熄了。他缩一缩鼻子,嗅到煤气的臭味。他打开煤气炉的门,把煤气瓶的开关掣扣紧。

3.
陈老走进客厅,把头探出窗外,看见停车场的几辆车子,像几个不同颜色的纸箱,不禁把眼睛深深一闭。十八层楼,跌下去只有一个结果,跌进十八层地狱。他把头缩回来,张开眼睛,搜寻着有没有椅子、凳子一类可以垫脚的东西靠在窗口下。他把窗户关了,上锁。

4.
陈老走进房间,拉开抽屉,拿出一瓶药丸,端详着。标签上说明,勿放置在小孩儿能触及的地方。药名是安眠药。他用力把瓶盖转紧,拉一把椅子,把药瓶放在衣橱的最高处。

5.
陈老走进厨房,在碗柜旁拿了一瓶清洁剂。想起住在乡下的时候,隔壁的一个青喝了杀虫剂,在地上打滚挣扎呼号呕吐的痛苦样子,他不禁打了一个冷战,连忙把清洁剂收在壁橱的最高层。
6.
小宝睡的摇篮一定要稳固。万一摇篮掉下来,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7.
小宝整天往厨房跑,小手爱抓东摸西,要是拧开煤气炉的开关,火又熄了,煤气不停地排出来,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8.
小宝最好奇,如果爬上椅子、凳子,小脑袋往窗口一探,一失足倒栽下去,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9.
小宝嘴最馋,要是把抽屉里的安眠药当糖吃,一口吞下几粒,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10.
小宝最好玩,喜欢含一根吸管吹泡泡,万一把清洁剂当泡泡液,一口一口地吸进去,后果不堪设想。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
11

陈老试了摇篮,关了煤气瓶,锁了窗户,也把安眠药和清洁剂收在高处。这些都无法说服儿子,让小宝留下来。儿子的理由是不担心小宝的肉体受到伤害,只担心小宝的精神受到折磨。儿子决定把小宝带走,带到远远的西方去。
  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查案人员发现一个很不寻常的现象:陈老的房里有煤气瓶一个、安眠药一瓶、清洁剂一瓶、尼龙绳一环,窗开着,窗口下靠墙的地方有椅子、凳子各一张。
  陈老的死,是肉体受到伤害,还是精神受到折磨?
  没有结论,判为悬案。
佚名

(
选自《最好的小小说》(
大全集)
,中国华侨出版社,
11
月第1
版)
8.
看了这篇小说后,有个细心的读者给陈老画了一幅“行踪图”:

2



1

3

说明:陈老开始是在圆圈1
忙碌了一阵,再到圆圈2
,再到圆圈3
,然后回到圆圈1
,最后又到了圆圈2

⑴请你指出圆圈所指代的地方。(3
分)
圆圈1


,圆圈2


, 圆圈3




⑵从上图中我们发现陈老活动的空间是不大的,但他做了很多事情,作者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什么呢/
(3
分)
9.
第2
部分画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
(3
分)
10.
第11
部分 “
陈老的尸体被发现仰面朝天躺在公寓的楼下”,陈老为什么会这样
呢?请你写出合乎情境与主题的一种猜想,并陈述理由。(提示:“导读一”与“导读二”主题是一样的)(5
分)
11.
你喜欢“导读一
”还是“导读二
”?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说出理由。(5
分)
参考答案:
(
一)
8
.(1
)房间、厨房、客厅
评分标准:每处1
分。共3
分。
(2
)这样安排是为了表现陈老为孙子的安全考虑得很仔细,做了很多消除隐患的事情。或“陈老为争取孙子留下做了很多事情,表现陈老对孙子细致入微的爱”。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

3
分。
9
.这是人物的动作描写,反复的开关,表现了陈老内心的忐忑不安,惟恐在此环节留下安全隐患。
评分标准:意对即可。笼统回答“表现了陈老对孙子细致入微的爱”只得1
分。共3
分。
10

示例一:陈老可能在楼下摔了一跤心脏病突发而死。理由:陈老做了这么多事就是想把孙子留在身边,自从知道儿子要把小宝带到远远的西方去,精神打击过大,心脏病突发,再也没有起来。
示例二:陈老可能跳楼自杀而死。理由:知道儿子要把小宝带到远远的西方去,陈老觉得自己孤独的暮更没有了继续下去的理由。小说交待窗子被陈老仔细上了锁的,结尾窗子却是开着的,靠墙还有椅子,是跳楼自杀。
评分标准:想象要合乎文章的情境,基于陈老承受不了孙子被带走、肉体与精神受到伤害的基本事实。至于是怎么死的,是跳楼,还是走路突然栽倒等都合理。陈老之前有没有自杀倾向与行为,涉及与否,均可。共5
分。
11
.示例一:我喜欢“导读一”,因为“导读一”相对容易读懂一些。“导读一”把陈老的行为以及为什么这样做是连起来叙述(交代)的,几个行为就是几个并列的结构,这样结构整齐,节奏流畅。(反复渲染,读起来很酣畅。)
示例二:我喜欢“导读二”,“导读二”最主要的特点是把人物的行为与原因分开叙述,这样的好处是在前半部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后半部分集中交代了原因,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同时反复强调“陈老就只有这么一个孙子”,让人很震撼。)
评分标准:答案应当有三方面的内容:①文章形式上带来的阅读体验(2
分),②点明该导读的形式特点(1
分),③该形式的好处(2
分)。学生在实际答题中往往把三者揉杂在一起,整体上有成熟的阅读体验,并能够结合形式说出原因,就得满分。不要求两种导读形式及带来不同的阅读体验之间的比较,详说一种就可以了。两种导读都有铺陈造势的艺术效果,较复杂,学生可以无涉,不作评分依据。共5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01188.html

相关阅读:《祥和镇的怪事儿》阅读答案
《永不道别》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铁圈》附答案
《法眼 凌鼎》阅读答案
《最后的沐浴》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