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多层次性指导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数学 来源: 高中学习网


  新的课程标准的宗旨是: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但由于学生基础知识状况、兴趣爱好、智力水平、潜在能力、学习动机、学习方法等存在差异,接受教学信息的情况就有所不同,本文将从学生的思维入手,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习指导。

  一、对原认知结构相对欠完善的学生,引导他们自我完善和发展

  有的学生虽然原有的基础差,但很渴望进步.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指导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点,让学生在整理中熟悉:一章有几节,每节中有几个知识点,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怎么样.把其中重点内容用“特写镜头”列表处理,对比其异同点,加深记忆,并告诉学生若以后忘记或有疑点,可按这个顺序查阅.通过这样的整理,不仅可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又让学生掌握了对比学习法.通过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把孤立的知识组成知识链,再把知识进行横向联系,把知识链组成知识网,在不断地巩固和补充中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这样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中发展、提高学生的能力,也养成了他们在日后学习中有问题查资料、找资料,想出最完美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对于马虎、思维不严谨的学生,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

  许多学生平时粗心大意,其实这是思维的肤浅性.他们对概念不求甚解,对定理、公式、法则不考虑它们为什么成立,在什么条件下成立;做练习时,对照题型直接套用公式,不去领会解题方法的实质.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以潜移默化的方式逐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对有思维惰性的学生,帮助他们打破原有思维定势,提高自身素质

  有的学生喜欢老师上课时每一点每一滴都讲清楚,就是“嚼烂”知识,再灌给他们,习惯于依样画葫芦去生搬硬套,一遇到运算难一点的题,就怕繁,“望题兴叹”.针对这种学生,要求他们一定要课前预习,布置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他们用刚学到的知识恰能解决,从而获得成功感,刺激他们的求知欲;上课讲解例题时,要适当穿插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在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过程中,掌握常用解题技巧,打破原来的思维定势;课后留有适当的思考题,让他们能思考并加以解决.这样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去钻研、去思考、去实践,使学生经常开动脑筋,掌握自己学习的全过程。做到这里,许多学生不敢再往下解.这时教师如果能够鼓励他们勇敢做下去,也许他们从此就有信心面对这种难题。这样经常鼓励他们,他们在困难面前的决心、毅力、自我控制能力在今后工作中可受用终身。

  四、对优生,让他们保持兴趣,发挥创新的激情

  对于优生,课堂上常让他们讲解思路,课后让他们当“小老师”帮助同学,并鼓励他们寻找新解法,这样常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总之,对于不同的学生,应给予不同的指导,让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方向,有不同的收获,从而,使每个学生在快乐中去学习,从学习中活的了快乐,这正是新课程标准的宗旨的体现。

  论文中心,作者:冉新强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06786.html

相关阅读: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