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民主专政。
(1)国家的含义、根本属性:(略)。
(2)最大特点:(略)。
(3)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4)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真实性。
(5)专政的对象:(略)。
(6)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作为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已被写入我国宪法;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7)时代新内容:(略)。
2.公民的政治生活。
(1)政治权利与义务。①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②政治义务: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2)遵循的基本原则: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3)主要内容: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4)中学生参与政治生活,必须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需要学习政治知识,贵在实践。
3.公民的政治参与。
(1)民主选举。①方式:(略)。②依据:根据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等具体条件来确定;必须体现国家性质,并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状况相适应。③重要性:公民只有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行使好民主选举的权利,才能更好地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是否积极参加选举,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公民行使好这一权利,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强和政治素养高的体现。④如何行使选举权:要不断提高参与民主选举的素养,端正参加选举的态度,提高选举能力;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和公民意识,积极参加选举;要不断提高政治参与能力,在理性思考、判断的基础上,审慎投票。
(2)民主决策。①方式:(略)。②意义:有助于决策充分反映民意,体现决策的民主性;有利于决策广泛集中民智,增强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推动决策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和信心,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3)民主管理。①方式:农村村民自治与城市居民自治。②意义:实行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扩大基层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我国正把它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
(4)民主监督。①含义、内容、方式:(略)。②意义:实行民主监督,既有利于改进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工作,也有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的主人翁精神。③如何行使监督权:一方面,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要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斗争,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另一方面,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
4.政府。
(1)政府性质:(略)。
(2)政府职能。①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②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在经济建设中负有重要职能,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③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④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
(3)政府的宗旨、责任和工作的基本原则。①内容: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政府的责任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②措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4)依法行政。①含义、原因:(略)。②措施:坚持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
(5)政府决策:科学民主决策。
(6)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①原因:(略)。②措施: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这个机制,一靠民主,二靠法制,二者缺一不可。具体来说,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使人民能够有效地监督政府权力的运行。加强法制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就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建立健全行政监督体系。实施阳光工程,推行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7)政府权威。①含义:(略)。②怎样树立政府权威: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审慎用权、优化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要自觉接受人民监督,与人民群众保持和谐关系;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有良好的业绩;政府工作人员要重品行、作表率,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基石:人民代表大会。①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权力机关。②组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③职权: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2)人大代表。①地位: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②产生、义务及权利:(略)。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基本内容:(略)。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最重要的特点:民主集中制原则。
(5)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地位: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6)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原因。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由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决定的。②实践证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是中国人民奋斗的成果和历史的选择,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③优越性:它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它动员了全体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它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它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6.中国共产党。
(1)性质: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2)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地位: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4)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是中国人民经历长期的实践郑重作出的历史性选择。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是由它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维护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才能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三大执政方式之间的关系: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要通过依法执政体现出来,又要靠依法执政来保证实现;依法执政有利于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核心内容、精髓:(略)。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本质:(略)。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地位:(略)。
8.我国的政党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基本内容。①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②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③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④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⑤重要机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9.人民政协。
(1)性质:是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也是共产党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2)主题:团结和民主。
(3)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0.民族。
(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我国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3)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4)我国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①含义:(略)。②自治机关: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③核心内容:自治权。④优越性: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以实现;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11.宗教。
(1)我国的宗教政策: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2)态度:要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宗教。
12.主权国家。
(1)构成要素:(略)。
(2)基本权利: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管辖权。
(3)义务: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
13.联合国。
(1)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2)原则:(略)。
(3)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联合国也有其局限性。
(4)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中国在世界裁减军队、保护环境、保障人权和解决地区冲突等一系列全球性问题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4.国际关系。
(1)含义、内容、形式:(略)。
(2)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3)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国家利益为理由,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的内政。
(4)我国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利益。①原因、内容:(略)。②措施: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正当的国家利益,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15.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3)建立国际新秩序,是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
16.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1)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2)表现:世界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
(3)意义:(略)。
(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7.我国的外交政策。
(1)名称: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决定因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基本内容。①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②基本目标: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③基本立场:独立自主。④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积极因素和坚定力量,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06876.html
相关阅读:2016年高二政治寒假作业之“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