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题。(每小题3
分)
高祖得政,素知
?
(ji
ǒng)
强明,又习兵事,多计略,意欲引之入府。遣邗国公杨惠谕意,
?
承旨欣然曰:“
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
?
亦不辞灭族。
”于是为相府司录。时长史郑译、司马刘
?
并以奢纵被疏,高祖弥属意于
?
,委以心膂。尉迥之起兵也,遣子
?
率步骑八万,进屯武陟。高祖令韦孝宽击之,军至河阳,莫敢先进。高祖以诸将不一,令崔仲方监之,仲方
辞
父在山东。时
?
又见刘
?
、郑译并无去意,遂自请行,深合上旨,遂遣
?
。
?
受命便发,遣人辞母,云忠孝不可两兼,唏嘘就
路。至军,为桥于沁水。贼于上流纵火筏,
?
预为土狗以御之。既渡,焚桥而战,大破之。遂至邺下,与迥交战。仍共宇文忻、李询等设策,因平尉迥。军还,侍宴于卧内,上撤御帷以赐之。
高祖受禅,拜尚书左仆射,兼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臣莫与为比
,上每呼为独孤[
注]
而不名也。
?
深避权势,上表逊位,让于苏威。上欲成其美,听解仆射。数日,上曰:“
苏
威高蹈前朝,
?
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
!”于是命
?
复位,俄拜左卫大将军,本官如故。
?
每坐朝堂北槐树下以听事,其树不依行列,有司将伐之。上特命勿去,以示后人,其见重如此。又拜左
领大将军,余官如故。母忧去职,二旬起令视事,
?
流涕辞让,优诏不许。
会
议伐辽东,
?
固谏不可。上不从,以
?
为元帅长史,从汉王征辽东。遇霖潦疾疫,不利而还。后言于上曰:“
?
初不欲行,陛下强遣之,妾固知其无功矣。”又上以汉王谅少,专委军于
?
。
?
以任寄隆重,每怀至公,无自疑之意。
谅所言多不从,甚衔
之,及还,谅泣言于母后曰:“儿幸免高
?
所杀。”上闻之,弥不平。俄而上柱国王世积以罪诛,当推核之际,乃有宫禁中事,云于
?
处得知。上欲成
?
之罪,闻此大惊。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弓、刑部尚书薛胃等明
?
无罪,上逾怒,皆以之
属吏。自是朝臣莫敢言者。
?
竟坐免,以公就第。
--
(节选自《隋书·高
?
传》)
[
注]
?
父背齐归周,大司马独孤信引为僚佐,赐姓独孤。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仲方辞
父在山东
辞:辞谢,道谢
B.
朝臣莫与为比
比:并列
C.
会
议伐辽东
会:恰逢
D.
谅所言多不从,甚衔
之
衔:怨恨,怀恨
9
.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军至河阳,(故)莫敢先进
B.
上欲成其美,(则)听解仆射
C.
上特命勿去(之),以示后人
D.
?初不欲行,(然)陛下强遣之
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叛军的战斗中,高?事先准备了很多堵水的土袋,成功抵御了叛军的火筏,过河后焚毁桥梁背水一战,最终得胜回朝,高祖对他大加褒奖。
B.
高祖对高?常呼其姓表示亲切;又成就其谦让的美名,然后继续重用;命令留下高?听政的槐树,以示纪念,这些足见高?深得高祖的重视。
C.
高?功高位显,但因忧虑母亲而去职,只过了两个月,朝廷就命令他返回原来的职位处理政事,尽管他再三流涕推辞,但高祖都不答应。
D.
高?对高祖竭尽忠诚,为主甘愿杀身灭族,但后因谗言而被高祖疏远,又受王世积一案牵连,最终获罪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11
.
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1
)
愿受驱驰。纵令公事不成,
?
亦不辞灭族。
(5
分)
译文:
(2
)
?
能推举,吾闻进贤受上赏,宁可令去官!(5
分)
译文:
参考答案:
8
.【答案】A
(辞,推辞)
9
.【答案】A
(此句无因果关系)
10
.【答案】C
(
“
因忧虑母亲而请求解职
”
有误,
“
母忧
”
即母亲去世)
11.
(1
)愿意效力,即使你的大事不能成功,杀身灭族,我也在所不辞。(5
分)
(2
)高?能够推举他做官,我听说举荐贤能应该受到上等奖赏,怎么可以让他离任呢?(划线处每处1
分,大意各1
分)
参考译文:
杨坚把持北周朝政后,一向了解高?精明能干,又熟悉军事,足智多谋,想把他请入相府做幕僚。派邗国公杨惠去说明这一心意,高?听后欣然应允,说:“愿意效力。即使你的大事不能成功,杀身灭族,我也在所不辞。
”
于是高?就被任命为相府司录。当时相府长史郑译、司马刘?都因为奢侈放纵被皇上疏远,高祖杨坚更加信任高?,把他视为心腹。尉迥起兵叛乱,派他的儿子尉迟?率领八万步兵、骑兵,驻军武陟。高祖命令韦孝宽出兵讨击,军队行进到河阳,不敢先出兵进击。高祖因为各位将领不能统一,派崔仲方去监军,仲方借口父亲在山东不想前行。当时高?又见刘?、郑译也没有前去的意思,就自己请求出征,(这)非常符合皇上的心意,于是(高祖)派遣高?监军。高?接受命令后即刻出发,派人向母亲告辞,说忠孝不能两全,抽咽着上了路。到达军中,在沁水上建造桥梁,叛军在河的上游放火筏,高?预先准备了堵水的土袋来抵挡。军队过河后,便焚毁桥梁与叛军交战,大败叛军。于是进军邺下,与尉迟迥交战,又和宇文忻、李询等人共同筹划计谋,因此平定了尉迥的叛乱。官军班师回朝,高祖在内宫设宴,撤下帷帐,犒赏高?。
高祖接受禅让后,拜高?为尚书左仆射,兼任纳言,进封渤海郡公,朝廷中没有人能比,皇上常常都是称呼他的姓,而不叫他的名字。高?极力退避权位势力上表请求辞退官位,让给苏威。皇上想成全他的美意,允许他解除仆射之职。几天后,皇上说:
“
苏威在前朝隐居不出,高?能够推举他做官,我听说举荐贤能应该受到上等奖赏,怎么可以让他离任呢?
”
因此,命令高?官复原职。不久,封任左卫大将军,原官职不变。高?经常坐在朝堂北面的槐树下处理政事,那些槐树不成行列,有关官署想砍伐。皇上特意命令不要砍去,留下此树以昭示后人。高?就是这样被皇上重视的。又被封为左领军大将军,其他官职不变。(高?)遇到母亲去世而(要求)解职,才二十天就命令他返职处理政事,高?流泪推辞,高祖优诏不允。
适逢商议讨伐辽东,高?坚持规劝不能兴兵。皇上不听,任命高?为元帅长史,随汉王杨谅征伐辽东,遇上大雨成灾,疾病流行,未能获胜就返回。皇后对皇上说:“高?起初就不愿出兵,你强行派遣了他,我就知道他一定不会成功。”此外,皇上因为汉王杨谅轻,军务完全委托高?,高?因为(高祖)托付的责任重大,(所以)总是心怀国家大事,从没有考虑自己利益的想法。杨谅所说的大都不被采用,他就非常忌恨高?,等到回朝,杨谅哭着对皇后说:“儿子侥幸没有被高?杀死。”皇上听说后,更加愤怒不平。不久上柱国王世积因罪被杀,在审问核实之时,有宫禁中的事,说是从高?那里得到的。皇上本想罗织高?的罪过听说此事大为震惊。当时上柱国贺若弼、吴州总管宇文弓、刑部尚书薛胃等证明?无罪,皇上更加发怒,把他们都交给主管官吏处理。从此,朝臣中没有人再敢进言,高?最终获罪免官,以国公身份回到家乡。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08857.html
相关阅读:《杜诗传》阅读答案及翻译
《送秦少章赴临安簿序》阅读答案
“余良肱字康臣,洪州分宁人”阅读答案(附翻译)
“邹孟轲之母也。号孟母。”阅读答案及翻译
“孟子见梁襄王”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