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论积贮疏 贾谊》阅读答案及翻译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文言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论积贮疏 贾谊 ① 管子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 论积贮疏
贾谊

管子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
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尝闻。古之人曰:“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古之治天下,至?至悉也,故其畜积足恃。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残贼公行,莫之或止;大命将泛,莫之振救。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汉之为汉,几四十矣,公私之积,犹可哀痛。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既闻耳矣,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

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即不幸有方二三千里之旱,国胡以相恤?卒然边境有急,数十百万之众,国胡以馈之?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政治未毕通也,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起矣,乃骇而图之,岂将有及乎?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可以为富安天下,而直为此廪廪也,窃为陛下惜之!
9.
下列加点字的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至?至悉也 悉:熟悉
B
.世之有饥穰 饥穰:荒和丰,此处偏义词,指荒
C
.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蹶:尽,用尽
D
.国胡以相恤 恤:救济
10.
下列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民不足而可治者 吾尝?而望矣
B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 若属皆且为所虏
C
.禹、汤被之矣 填然鼓之
D
.何为而不成 为击破沛公军
11.
下列属于从反面论述统治者要“
重视积贮”
的一组是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

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

管子曰:“
仓廪实而知礼节。”

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击,罢夫羸老易子而咬其骨。

失时不雨,民且狼顾;岁恶不入,请卖爵子。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②⑤⑥ D
.①③④
12.
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这篇奏疏,是贾谊针对西汉初在经济上所面临的严重危机,提出“
要重视积贮”
的重要论文。
B
.文章第二段,通过古今对比及相关理论和形势的分析,从正反两面对中心论点进行了有力的论证。
C
.第三段,就应付自然灾害和战争两个方面,从国家存亡的高度阐明不积贮的危害,从正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
D
.第四段,阐明重视农业生产,是加强积贮的根本措施;从而有力地支撑了本文“
仓廪实而知礼节”
的中心论点。
13
.翻译文中画线的语句(8
分)
(1
)残贼公行,莫之或止。(2
分)
(2
)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3
分)
(3
)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致?(3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9.A
(解析:A
.悉:周全完备)
10.B
(A
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B
副词,将要。C
代词;助词,凑足音节,不译D
动词,做;介词,替。)
11. C
(①
是在前面充分阐述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地归纳出“
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的中心论点。③
阐明积贮之利是关系国家富强的根本大计,是正面阐释。④
首先引用管子之言,提出古之治天下是“
重积贮”
的,是正面阐释。)
12.A
(解析:B
.文章第二段没有“
古今对比”
和理论分析;C
.从反面论证了积贮的重要。D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
13.
(1
)这两种灾害(或译作:“
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
和“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
两种祸患,也算正确)公然盛行,没有人去制止它。(“
残贼”1
分,宾语前置的句式翻译出来1
分)
(2
)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如此地步了,可是皇上还不惊恐的呢?(“
为”“
阽危”
各1
分,反问句式1
分)
(3
)(有了雄厚的物质储备)使敌人(或:敌对的人)降服,使远方的人归附,招谁谁会不来呢?(怀、附使动用法各1
分,句意通顺1
分)
【参考译文】管子说:“
粮仓充实了,老百姓就懂得礼节了。”
老百姓生活不富足而能使国家安定,从古代到现在,还没听说过这样的事。古代的人说过:“
只要一个男子不耕种,就会有人挨饿;只要一个妇女不纺织,就会有人受冻。”
生产东西有时间的限制,而消费它却没有限度,那么社会上的财富一定会缺乏。古人治理天下,(对于重视积贮、足民致治的道理,对于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了解得十分细致,考虑得十分周备,所以他们的粮食贮备能够拿来作为依靠。
现在许多人背弃农业去从事工商,吃饭的人很多,这是天下的大灾,淫靡奢侈的风气一天天地增长,这又是天下的大害。这两种灾害公然盛行,没有人去制止它;国家命运将要覆灭,没有人去拯救它。生产的人很少,浪费的人却很多,天下的财富怎么能不用光呢?自从成立汉朝以来,将近四十了,公私两方面的积蓄还少得使人痛心。误了时令不下雨,老百姓就会产生疑虑;成不好交不了税,朝廷卖官爵来增加收入、百姓卖儿郎来度过日子。这些事情已经传到皇上您的耳朵里了,哪有治理国家已经危险到如此地步了,可是皇上还不惊恐的呢?
成有好坏,这是自然界常有的,禹、汤那样的治世代就曾遭受过。如果不幸再有方圆二三千里土地发生旱灾,国家用什么去救济呢?如果边境突然告急,几千几万的部队,国家用什么去发放粮饷给他们呢?战乱、旱灾交加,社会财富非常缺乏,胆壮力大的人会聚集起来横行抢掠,老体弱的交换孩子啃他们的骨头。政治没上轨道,离朝廷远的地方怀有二心的人会合并起来争相闹事。皇上您这才惊慌起来图谋对付他们,怎么还来得及呢?
积贮粮食,是关系到国家安危存亡的命脉所在。如果粮食充足财力有余,做什么事情会不成功呢?用它来攻城,就能打得下;用它来防守,就能守得牢;用它来作战,就能够取胜。使敌人降服,使远方的人归附,招谁谁会不来呢?现在驱使百姓回到农业上去,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使全国老百姓各人依靠自己的劳力养活自己,工商业者和无业游民也都回去走向田间,那么积蓄充足,人们也就乐意在那里定居下来了。本来可以用来致富使天下安定,现在却竟然形成使人心惊胆战的情景,我内心替皇上痛惜啊!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15713.html

相关阅读:《游丹霞记》阅读答案及翻译
《王邦瑞,字惟贤》阅读答案及翻译
《陈子壮,字集生》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夫爝火在缥烟之中也,一指所能息也;
清代蒋坦《秋灯琐忆》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