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娴
①
三月的北方虽然是“
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萧瑟,但江南已是大片的油菜花开了,那么地张扬浓烈了,以致面对那耀眼的金黄,我的眼睛竟有些不适应。当柔风夹挟着一丝湿润的花香向我袭来的时候,目光所到之处是远山树影,翠竹碧水,还有那田野弯腰锄草带着斗笠的村妇。
②
我在心里对自己说,这就是曾显赫一时的徽商梦中的故园吗?这是曾诞生过多少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吗?是的,这是我梦中的美妙,无梦的真实。
③
就是这自古多山的贫瘠的土地,使山地民族生长出了另一种生存智慧,弃农经商,把山里的茶、墨、砚、纸、漆、竹,通过这迢迢水路,下芜湖,到上海,再行到全国各地。就是这条水路,走出了一代代徽州人,就是这些徽州人,他们在外忍孤寂,学本领,形成了徽商这一有强烈地域特色的群体,故有“
无徽不成镇”
之说。自古商人被人误说成“
商人重利轻别离。”
可是又有谁能解个中味?在外发达了的徽州人,他们把大笔的银钱寄回家,扩厅堂、修宗祠,把在外所有的辛苦全融在这厅堂廊柱间。他们明白树人之本,在于兴学,又有多少人家的儿郎从这里走上读书入仕之路,程朱的理学、“
绩溪三胡”
的“
朴”
学均源于此地。近代的胡适更是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在美国获得的35
个名誉博士学位,至今无人打破这项纪录。
④
我倘佯在这皖南民居里,从那长方的天井里,望见的是一方蓝天,还有藏在白云后面高远的世界。我想,那当的读书郎,一定是从这里把心放飞到外面世界的。琅琅的读书声在社学高大的墙壁上慢慢的下滑,随夕阳沉入大地,一天的功课也在炊烟的升腾中告一段落。石桥、流水、落日,融汇成一幅美妙的画面。那桥下的石阶尽处,有一群女子,正在浣衣,半条街都传来棒槌敲打砧板的声音。时光在这里仿佛停止不前,一切都慢了下来。这时的老街像一位安祥的老人,迈着蹒跚的步子,被夕阳拉长的影子轻抚过一个个门楣,转瞬便把不多的天光关在门外,院落内暮色四合。说实话,这里很美,美的庄重而厚实,但又蕴含着一种气息,在不经意间徐徐地向你传递着。
⑤
在这建筑的斗拱里,我看到了民间的精湛,看到了那精美工艺背后的淳朴。那木刻的浮雕,精细到毫发间,有一份不事张扬的端淑。素柱雕廊,不施粉黛,有一份自然的亲近。随便进入哪一家,都有人招你唤你,如进自家厅堂。徽州商人,早已形成了一种徽州文化,让人沉浸其中。今天的徽州,留给我们的不单是历史的痕迹,更多的是人文的厚博。
⑥
已是入夜,睡不着,披衣站在窗前,已有新月挂在中天,不禁想起《乐隐词》中的句子:短短横墙,矮矮疏窗,花楂儿小小池塘。高低叠障,绿水旁边,也有些风,有些月,有些凉。
⑦
今晚的月是有点凉,我想那是独在异乡的缘故吧,不如摁灭床头的灯盏,把月光请到屋里来,好享受这份孤独的月光吧!就这样想着,满屋的清辉便摇曳起来,我朦胧中竟想起那痴情的女子曹佩声,这位曾留学美国康乃尔大学的女才子,她把自己连同一片痴情全交于胡适之先生,有烟霞洞的青山绿水可以作证,他们在西湖泛舟,在寺院听禅品茶,过翁家山看桂花。欲爱不能,欲罢心痛,只能发愤读书,为爱的人独善其身。七十一的生命,七十一的相思路,最后孤独地躺在了故园的土地上。斯人已去,连在这荒野外的墓碑也久无人打扫,荒草依依,大概也只有今晚的月色相伴了!
⑧
月是好月,饱满而鼓胀,仿佛掬一把就可以在手上开出花来,但一丝隐隐的东西却从心底升起,没有缘由地席卷了我……
⑨
在徽州,在这满月清辉的夜晚!那半卷帘儿的背后,该有多少秋娘与泰娘们期艾的目光呢?心线悠悠飘向那千里之外,遥问:“
何日归家洗客袍?”①
⑩
天地寂寥。
[
注]①
出自蒋捷《一剪梅·
舟过吴江》:“
一片春愁待酒浇。江上舟摇,楼上帘招。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萧萧。 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11
.文章第①
段写了哪些景?有何特点?(5
分)
12
.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
分)
13
.文章第⑥
段提到林语堂的《乐隐词》有何用意?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6
分)
14
.本文从多个层面叙写徽州,意蕴十分丰富,请结合文本加以探究。(8
分)
参考答案:
11
.油苹花,张扬浓烈,耀眼金黄,香气四溢;春风,柔和湿润;山树竹水,清新而有生机。
12
.(1
)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将老街写成老人,突出其庄重厚实之美;(2
)用语贴切,如“
轻抚”
、“
暮色四合”
,准确地描写出夕阳笼罩下的老街宁静安详之美。
13
.引起下文,引出下文写曹佩声凄凉的人生,营造一种朦肫而又凄清的意境,表达一种孤独悲凉之情。
14
. 生存方面:穷则思变、团结拼搏的精神,造就了“
无徽不成镇”
的辉煌。
教育方而:兴学是树人之本,因为重视教育,徽州走出了很多大师级人物。
思乡方面:故乡是游子心中永恒的情结、思乡是人粪共同的一种情感。
爱情方面:爰情是人类至纯至美的情感,凄美的爱情更有一种感人至深的力量。
价值方面:精神文化比金钱物质对人有更加深远的影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17887.html
相关阅读:彭学明《阳光》阅读答案及解析
《行走在岸上的鱼》阅读答案
《鹤 陆蠡》阅读答案及解析
《走过荒原》阅读
余秋雨《都江堰(节选)》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