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维智
在老庄看来,自然、天然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所有真实的和真正的美德是自然而然的。美德是不能有意去学习的东西,一旦有意安排,它们就全变假了,完全是一种人为的了。所以庄子说“
不学”
,一切要自然而然,不要人为操作。学来的并不都是有益的,最后可能成为一种包袱、一种负担、一种伤害。
道德修养不能是“
学”
的方式,只能是“
不学”
的方式,要通过非知识化的路径进行。关于如何做到“
不学”
而能够提升道德境界,庄子提出了“
坐忘”“
心斋”“
悬解”“
见独”
四种方法。
“
坐忘”
就是坐在那里,静下心来,把由生理所激起的贪欲以及自己的心智作用所产生的虚伪、狡诈都忘掉。简言之,坐忘就是要克服贪欲以及外在环境对道德的不良影响,回归道德的自然状态。
“
心斋”
,简单地说,就是使心处于虚静的状态,没有有关经验世界的种种计较的、区别的知识,把关于分别、判断、计较的经验内容减损到最低程度。坐忘与心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那就是克服知识与经验内容对道德的影响,通过摆脱知识和经验对人的负面作用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
悬解”
就是从外物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以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外物是指一切非自然的东西,既指物质方面的,也指教育过程中从外部灌输的道德知识。与物欲一样,道德知识也对人的内心构成束缚,只有将其排除才能达到自由的道德境界。
“
见独”
就是心中体悟到了大道,提升到了道德的境界。当人将天下的得失、世间的事物乃至自己的生死都排除到心外,达到心中无一物的时候,才能进入纯粹、和谐、高尚的道德境地。在庄子看来,道德教育只能是这种排除欲望、外在影响的方法,而不是以外部输入某种知识、约束欲望从而实现道德提升的方法。简言之,应该是以“
疏”
为主的方法,而不是约束、制约这类以“
堵”
为主的方法。
通过与自然科学知识学习相对的做减法的方法,最终可以进入纯粹的道德状态。人的道德境界提升的目标就是恢复到宇宙本初的层次,恢复到大道没有遭到破坏的层次。这种提升必然是一个往后的、回复的过程。将道德境界恢复到宇宙最初时的情形就能保持虚静,能保持虚静就能具备宽大的胸怀,没有是非爱憎之分,就能与天地融为一体。这样的人看似愚昧糊涂,实际上拥有最完美的德性。
由上可知,在道家老庄的主张中,道德知识是一种与自然科学知识发展方向截然相反的知识,这种知识并不是像自然科学知识那样越多越好,而是越少越好。道德修养与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在发展路径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是一种逐渐积累、不断增加的路径,知识越多,学问越大,能力越强,它遵循的是“
学”
的规律;
而道德修养则是一种逐渐减损的路径,它最佳的路径不是通过增加道德知识来提升道德水准,而是通过减损物欲,实现内心的自由来提升道德水准,它遵循的是“
不学”
的规律。因此,在道德教育中采用知识学习的方式不仅不能解决道德问题,反而会使道德问题的解决走上一个错误的轨道。
(
选自
第20
期《新华文摘》,有删改)
7
.下列关于“
道德修养的非知识化路径”
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坐忘”
和“
心斋”
的共同点是都需要让心处在虚静的状态下,克服外在环境对道德的不良影响,从而提升人的道德境界。
B
.“
悬解”
的过程,就是解除外物束缚的过程,这种外物,既有对物质的贪欲,也有从外部灌输的道德知识,摆脱束缚,人才能达到自由自在的境地。
C
.“
见独”
就是用以“
疏”
为主的方法,而不是用约束、制约这类以“
堵”
为主的方法使人的心灵进入一种纯粹、和谐、高尚的道德境界。
D
.“
坐忘”“
心斋”
的目的是克服贪欲及外在环境对道德的不良影响,而“
悬解”“
见独”
的目的是达到自由的道德境界。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
A
.自然、天然是庄子认为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如果有意安排进行道德教育,就会破坏这种基
本原则,成为一种包袱、一种负担、一种伤害。
B
.“
坐忘”“
心斋”“
悬解”“
见独”
都是在“
不学”
的状态下实现人的道德提升的方法,它们的实践过程往往由先而后,由易到难。
C
.在庄子看来,道德知识的提升需要做减法,而自然科学知识的丰富则需要做加法,二者之间相互矛盾,完全对立。
D
.一个人道德境界达到了宇宙本初的层次和大道没有遭到破坏的层次,那么,他虽然愚昧糊涂,却拥有最完美的品德。
9
.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文章观点的一项是( )
A
.真正的美德是不需要有意学习的东西,人为地教育他人操纵、控制、管理自己,会把本于自然的道德变成一种操作,这与庄子的主张是背道而驰的。
B
.人的道德境界提升是一个往后的、回复的过程,这一过程是自然而然,不需要经过任何主客观的努力,人的境界一旦回归初始就能与天地融为一体。
C
.对人的道德提升,庄子主张遵循“
不学”
的规律,即通过实现心灵自由来完成道德提升,从而减损物欲,解决困惑。
D
.通过知识化途径进行道德教育,有助于解决道德滑坡问题,但所起的作用没有通过非知识性途径进行的道德教育大。
参考答案:
7.D (“
坐忘”“
心斋”“
悬解”“
见独”
要达到的目的相互交叉。)
8.A (B
并非“
由先而后,由易到难”
;C
二者只是实现路径不同,本身并无矛盾;D“
虽然愚昧糊涂”
错,原文为“
看似愚昧糊涂”
。)
9.A( B
并非“
不需要经过任何主客观的努力”
,还需通过非知识化路径;C
因果倒置,因为只有减损物欲,解决困惑,实现道德提升,才能实现心灵自由。D“
通过知识化途径进行道德教育”
是文章中被否定的做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35668.html
相关阅读:《文化复兴,“复兴”何事?》阅读答案
《<书目答问>的著作权问题》阅读答案
阅读《书法的精神气象》
《老子关于“和”的思想与实现和谐的途径》阅读答案
《中国人的思考方式》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