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诗歌鉴赏离不开“看”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阅读指导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一、看诗题 即在诗题中寻找重要信息,通常从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事物、题材、内容、题眼等方面着眼,从而确定古诗词的题材,比如怀古、思乡、送别、咏物等。 1. 看标志性   一、看诗题
  即在诗题中寻找重要信息,通常从时间、地点、人物、景物、事物、题材、内容、题眼等方面着眼,从而确定古诗词的题材,比如怀古、思乡、送别、咏物等。
  1.
看标志性用语
  标志性用语一般包括抒情类用语,如歌、行、吟、咏、怨、抒怀、有怀、即兴、怀古、古意等;叙事类用语,如登、览、过、望、送、寄、别、渡、次、宿、听、思、题等;写景类用语如表明时令、季节等。例柳中庸的《征人怨》和陆龟蒙的《怀宛陵旧游》,其中的“怨”和“怀”分别表达了怨恨、怀念的情感。张籍的《秋思》和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其中的“思”和“送”分别表达了思乡、送别等内容。朱淑贞的《秋夜》中的“秋”和“夜”共同营造了孤寂的意境。
  2.
看题眼
  题眼是概括古诗词主旨的字,抓住了题眼,就会对诗歌有个总体的了解。例贾岛《题李凝幽居》中的“幽”即是题眼,首联“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概括地写了“幽”字,暗示了李凝的隐士身份。姚合《闲居》中的“闲”即是题眼,全诗描写了诗人追求清闲、清静的情怀,表现了对当时社会黑暗的鄙视和厌恶。
  3.
看人物、事物、地点、事件等
  例李白《听蜀僧?弹琴》,标题写了诗人听僧人弹琴的事件,由此可联想僧人弹琴的姿态和诗人听琴的感受。王湾《次北固山下》,从标题中可看出是诗人客居异地而写,包含了思乡之意。苏轼《红梅》,从标题可看出是咏物诗,通常运用借物抒情的手法,2004
北京卷依诗设题时说成是拟人手法,自然是错的。
  二、看作者
  看作者主要从作者的时代背景、人生际遇、个人品行、文学成就和写作风格等方面加以分析。如李白的清新俊逸、蔑视权贵、傲岸不羁,杜甫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王维、孟浩然的追求隐逸、爱好自然,岑参、高适的负气横行、建功异域,苏轼的豪放豁达、因缘自适等。
  三、看小序
  古诗词的小序一般介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创作原因等。例姜夔在《扬州慢》的小序中写了自己经过扬州时看到的残景和听到的悲吟,暗寓了昔盛今衰的主题。苏轼《浣溪沙》的小序: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词人游览蕲水清泉寺,见到寺旁的溪水向西流,而非常见的水东流的情景,自然感慨不同。由此词人作歌“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反感伤迟暮的低调,体现了旷达乐观的情怀。
  四、看修辞
  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夸张、对比、拟人、倒装等。例郎士元《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诗人用视觉形象写听觉感受,视觉中繁缛绚丽的“彩霞”和“碧桃千树花”,烘托出了听觉上笙声的明媚、热烈和欢快,唤起了读者的联想,使人见其形如闻其声。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看表现手法
  诗歌中的表现手法主要包括抒情手法和描写手法,常见的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借物抒情(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情景交融,常见的描写手法有侧面烘托、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摹声摹色、白描等。
  例张籍《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诗人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即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杜甫的《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39336.html

相关阅读:阅读:提取文中有用信息的常规技法
高三古代诗歌鉴赏分项专题指导与训练
备战高考三招
论文《让语文课堂更精彩---浅谈网络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高考论文《谈谈我们的文言文备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