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
1780
,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在
1898
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
4
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
,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个说法。
1978
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
(
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
)
,证实了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
2500
到公元前
2000
之间,很明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
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元前
14
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利用大小月.用一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
6
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十九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
5
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
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
4
组,每组
7
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
1200
。
1900
8
.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A
.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
.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
4
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人的。
C
.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人了古希腊。
D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9
.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A
.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
.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C
.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
.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10
.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大体上是对应的。
A
.中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
.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
.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
.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11
.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
.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
5
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列。
C
.中国发明十九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
D
.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
参考答案:
8 9 10 11
D A C C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48137.html
相关阅读:《我为何拒绝速读》阅读答案
《文学痛苦指数》阅读
《网络广告》阅读答案
《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阅读答案
《“沙滩文化”研究》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