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都要靠生物学的发展和应用。以下是生物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生物网一直陪伴您。
本实验的目的是利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并学会统计每克土壤样品中这类细菌的数目。此实验比课题1要复杂,学生不仅要理解更多的关于微生物培养的知识,而且实验用具多,操作步骤繁杂。教师如果直接讲述实验方法与步骤, 学生在没有独立思考的情况下不容易记清操作步骤,造成实验出问题。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存在一定的难度。在这里应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利用提问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逐渐明确实验方法,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课后的讨论交流课来评价自己和他人的实验。
1,引导学生理解相关知识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知道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代谢特点。它们能分解尿素,是因为这些细菌能分泌脲酶,尿素在脲酶的催化作用下能产生二氧化碳和氨。教师通过举例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的环境条件会选择不同种类的微生物生存。比如热泉中生活着耐热菌,不耐热菌会被淘汰;制泡菜时,泡菜坛中的无氧环境会选择出乳酸菌这类厌氧菌,而需氧型细菌无法生存。如果要分离土壤中的专门分解尿素的细菌,可以采用什么办法?引导学生分析尿素培养基的成分,分析培养基的这种配方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通过以上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帮助学生建立选择性培养基的概念。
2,引导学生理解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细菌数目的原理
提出问题:如果想知道每克土壤中这种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到底有多少? 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此问题的目的是要引出计数细菌数目的方法。问题本身比较开放,学生会有多种设想,不妨让学生谈谈。在多种设想中,引出本实验要训练学生的细菌计数方法稀释涂布法。引导学生回忆课题1是如何通过稀释涂布平板法获得单个菌落的,培养基上的单个菌落就代表稀释液中的一个活菌,因此计数平板上的菌落数就能推知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学生根据稀释倍数和相应稀释倍数下的菌落数,能够推出计算每克土壤中活菌数的公式:每克土样中菌株数=某一稀释度下平板上生长的平均菌落数涂布平板时所用的稀释液的体积稀释倍数。
3,引导学生实验设计和指导学生无菌操作
为学生提供实验流程示意图和有关微生物取样,样品稀释倍数的设定经验以及微生物培养观察的相关资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流程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案应该包括制备培养基和灭菌,取土样,样品的系列稀释,涂布培养,观察记录等多个步骤。教师随机选取几个小组的实验方案,拿到全班讨论,请学生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形成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教师心中要事先对学生实验设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所预见。在评价学生实验方案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
①实验时,每一个稀释倍数应涂布3个平板,取菌落数的平均值。
②计算结果时,同一稀释度的各个重复的菌落数相差不要太悬殊。以每皿30~300个菌落为宜。
③实验设立对照组。在用尿素培养基选择性地分离培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时,应该同时
用全营养培养基(LB培养基)培养同一地点的土壤样本,以对比尿素培养基的选择作用。微生物培养时, 总把一个未接种的平板也放入培养箱培养,作为空白对照。该对照在分析实验结果时起作用。
④取土样的用具要灭菌,称量土样和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应在火焰旁进行。
⑤实验所用的试管和培养皿比较多, 要作好标记,做到有条理不混淆。
⑥实验包括几个阶段:第1,制备培养基和灭菌等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第2,取土样,样品的系列稀释,涂布培养。第3,实验结果的观察与记录(记录表见表2)。要求学生提出合理的时间安排。
4,实验结果分析与评价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展示每组实验结果。学生可提供照片和数据加以说明。首先,比较同一稀释度下尿素培养基与全营养培养基(LB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的差异。正常情况在尿素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数要少,请学生分析原因,体会尿素培养基的选择作用。第2 分析加入了酚红的尿素培养基变红的原因,学生能分析出用尿素培养基选择出的细菌确实能将尿素分解,尿素分解释放的氨使培养基p H值发生变化。第3比较各组计数的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如果小组间数值相差很大,请学生分析原因。最后开展对此次实验成绩的互评工作。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生物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49201.html
相关阅读:研究称打呵欠或因大脑过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