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抒雁
①突然有一天,你发现那一个把你带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走了,有了,就像水被蒸发了,永远地永远地从你的身边消失了,消失了。那叫你乳名时亲切柔软的声音;那抚摸你面颊时,一双枯瘦的手;那在你出门远行时,久久注视着你,充满关爱和嘱咐的目光,都消失了。
②可是,记忆没有随着死亡消失。每天,一进房门,你就寻找那张让你思念、惦记,或者让你习惯了的熟悉面孔。没有出现,你会不自禁地喊一声:“妈妈!”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去找,看她是在休息,还是在操劳:洗那些永远洗不完的衣物?为孩子们在做晚饭?或者专注地看一幕有趣的电视?可是,这一回,你的声音没有响应。每一间房子都是空的,她不在。
③我不能再走进母亲常居住的房间,我不愿触动她老人家遗留下的衣物,就让它原样留存着,一任灰尘去封存。唉,那每一件遗物,都会是一把刀子,动一动就会割伤你的神经。
④生命怎幺会如此奇异?只是因为血缘吗?像通常所说的,我是那个生命体上掉下的一块肉,便血脉相通,情感相连,有了一种切割不断的联结。有形的,以及无形的;可以解释的,以及神秘得难以解释的千丝万缕的联结。我永远不会忘记2001
9
月6
日下午5
时。在中国作协十楼会议室的学习讨论中,我以一种近乎失态的焦灼,希望会议结束,然后,迫不及待地“打的”回到母亲的住处。快到家时,我又打电话过去,想尽快和母亲说话。铃声空响,我希望她是到楼下散步去了。
⑤推开门,像住常一样,我喊了一声“妈妈”,无人应声。我急忙走进后边一个房间。妈妈呻吟着躺在地上。我看着床上被撕扯的被单,看着母亲揉皱了的衣服,知道她挣扎过。一切挣扎都无用。左边身子已经瘫了,无法坐住。她痛苦、无奈、无助得像个孩子。这个曾经十分刚强的生命,怎么突然会变得如此脆弱!
⑥我明了那个下午我焦灼、急切、不安的全部原因。一根无形的线,生命之线牵扯着我的心,没有听见妈妈的呼喊声,可我的心却如紊乱的钟摆,失去平衡,以从未有过的急切,想回到妈妈的身边去。仅仅两天之后,当妈妈咽下最后一口气,永远地告别了她生活了81
的这个世界的时候,我觉得,我生命的很大一部分走了,随着她,被带走了。
⑦没有医药可以医治心灵的伤痛。也许只有“忘记”。可是,对于亲人,要忘记又何其难!只好寻求书籍、寻求哲人,让理性的棉纱,一点一点吸干情感伤口上的血流。那些关于生与死的说教,曾经让我厌恶过,现在却像必不可少的药物。
⑧有一则关于死亡的宗教故事。说有一位母亲,抱着病逝的儿子去找佛陀,希望能拯救她的儿子。佛说,只有一种方法可让你的儿子死而复生,解除你的痛苦:你到城里去,向任何一户没有亲人死过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给我。那被痛苦折磨愚钝了的妇人去了。找遍了全城,竟然没有找回一粒芥菜子。因为,尘世上没有没失去过亲人的家庭。佛说,你要准备学习痛苦。
⑨痛苦,需要学习吗?是的。快乐,像鲜花,任你怎么呵护,不经意间就调零了。痛苦,却如野草,随你怎么刈割,铲除,终会顽强地滋生。你得准备,学习迎接痛苦、医治痛苦、化解痛苦。让痛苦“钙化”,成为你坚强生命的一部分。
⑩不过,你得忍住泪水。(有删改)
11
.文章第一段有何表达特色及其效果,请作简要分析。(4
分)
12.
从文章看,作者的哪些叙述可以体现作者与母亲“一种切割不断的联结”? (4
分)
13.
文章第⑧段叙述了一个宗教故事,请谈谈这段文字的作用。(6
分)
14
.文章题为“生死之间”,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探究作者面对亲人去世的深刻感悟。(6
分)
答案:
11
.运用排比、比喻、反复的手法(1
分),列举生活细节(1
分),抒发了亲人逝去的感伤情怀(1
分),奠定了全文情感的基调(1
分)。
12
.(1
)每天回家期待见到母亲那熟悉的面孔;(2
)母亲摔倒时,在开会的我莫名地感到焦灼、急切与不安;(3
)母亲去世后我不愿触动她遗留下的衣物;(4
)母亲的死给我留下无法弥补的创伤。(每点1
分)
13
.从内容上看,说明亲人丧失的哀痛不仅是个别的,而且是普遍性的(2
分),并点出“要准备学习痛苦”(1
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1
分)。从结构上看,承接上文的“曾经让我厌恶过,现在却像必不可少的药物。”(1
分),同时引起下文关于如何面对失去亲人痛苦的思考(1
分)。
14
.(1
)母亲两天之间从“生”到“死”(1
分),体现生命的脆弱(1
分)。
(2
)生者对死者的怀念(1
分),展现亲人之间难以割舍的亲情(1
分);
(3
)生死相隔的痛苦是生命中的一部分(1
分),要学会“钙化”痛苦(1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54502.html
相关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哑巴与春天》
任林举《岳桦》阅读答案
《云在青天水在瓶 宗璞》阅读答案
《不需注释的生命》阅读答案
张清华《梦巴黎》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