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回忆傅斯先生二三事
何兆武
①“
五四”
运动时,傅斯先生还是北京大学的学生,就表现了他那深厚的学养和卓越的领导、组织才能。
当时他所主编的《新潮》杂志,蔚为“
五四”
时期最有影响的刊物之一,它正式揭开了我国由传统大踏步而又不
可逆转地进入近代化在思想上和文化上的序幕,其历史意义恰相当于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傅斯的名字也
理所当然地成为
“
五四
”
运动中一个极为响亮的名字。
②“
五四”
以后,傅斯先生去德国留学,受到当时德国历史学派的影响,以史料翔实、考订精赅为其特色。
回国后,
的本意似乎并非就是历史学止步于史料,而是主张历史学应该由史料出发,也就是说,没有材料就谈不到历史
研究。这
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
是一脉相通的。他一系列的主要名文如
《性命古训辨证》《夷夏东西说》等,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声誉和地位。中央研究院成立后,即由
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历史学与语言学合在一起,亦足以见
③
傅先生是第一个认真地把心理分析引入到史学研究的人。历史归根结底乃是人的活动,而人的活动归
根结底乃是通过心理的这一环节。一般的历史学家们看问题往往只停留在社会分析的层次上,而绝少论及作
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心灵深处,所以往往是未达一间而功亏一篑。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写到反叛的时候,往往会
提到反叛者最后是由于“
内不自安”
而终于谋反。反叛是有野心的一面,但也有其内心受迫而扭曲的一面。这
就更深一层地触及到了当事者的内心或灵魂深处,而比单纯地论述背景与客观形势要更深一步。
④
抗日战争后期,国内矛盾已日益突出,国民参政会遂组织了一个延安访问团,团员似是六位参政员,有傅
斯和黄炎培在内。在延安,毛泽东与访问团成员逐一谈过话,他与
五四”
时期当属旧识,大概也称
道了
“
五四
”
时期的功绩,所以
“
我们当日不过是陈胜、吴广而已。
”
⑤
抗日战争结束后,北大校长蒋梦麟去重庆做官,校长由胡适继任。因胡适当时在美国,未能速返,在胡适
回国以前,校长由
死四人,造成惨案,由此爆发了“
一二一”
运动。
表时说,你们就是我的子女,打死我的子女我不能答应。一时曾博得不少同学们的认同。但是
本立足点却是无法认同学生的民主运动的,所以,不久他也和其他几位老师一样和大多数同学的主流拉开了
距离。
⑥
抗战期间政府迁到重庆后,傅先生以参政员的身份曾在会上猛烈地抨击孔、宋豪门,博得了“
大炮”
的声
誉,为一时物望所归。胡适回国任校长后,
门资本之必须铲除》的文章中尖锐指出:“
今天的官僚资本当然推孔宋两家”
,“
古人说‘
化家为国’
,现在是‘
化
国为家”’
,“
他(宋子文)的作风是极其蛮横,把天下人分为二类,非奴才即敌人”
。在如此猛烈的大炮轰鸣声
中,蒋介石立又一次请
宋与国人全体为敌,此为政治主要僵局之
一。”
接着又在《世纪评论》上发表题为《这个样子的宋子文非走不可》的文章,各地报刊立即纷纷转载,轰动全
国。在列举宋子文的各种胡作非为后,他说:“
我真愤慨极了,一如当我在参政会要与孔祥熙在法院见面一
样,国家吃不消他(宋子文)了,人民吃不消他了,他真该走了,不走一切垮了。当然有人欢迎他或孔祥熙在位,
以便政府快垮。‘
我们是救火的人,不是乘火打劫的人’
,我们要求他快走。”
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宋子文只好
黯然下台!
⑦
解放前夕,傅先生在台湾出任台湾大学校长,主要的班底仍是北大老人,如毛子水、姚从吾、刘崇、钱思亮
各位先生,台大若干来蔚为台湾的北大。1950
12
月20
日傅斯因脑溢血猝死于台湾大学,享54
岁。
(节选自《社会科学论坛》)
相关链接:
①
早在1946
初,蒋介石就与陈布雷商量,要让傅斯先生做国府委员。结果,任说客说破了天,傅斯
坚决不肯。蒋介石转而想拉胡适进入政府,希望傅斯能做说服工作,结果傅斯也竭力反对。在给胡适的信
中傅斯说,两人一旦加入政府,就没有了说话的自由,也就失去了说话的分量。“
一入政府,没人再听我们一
句话
”
。他劝胡适要保持名节,其中有一句话极有分量:
“
借重先生,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
”
②
傅斯的教育思想的核心一是维护学术自由、教育特别是大学独立;二是大学工作必须以学术为中心。
1949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国民党政府下令实行联保制度,一人因政治思想“
不纯正”
被判罪,其他人要连坐,
傅斯愤慨地对国民党当局声明,台大师生由他一人担保,发生问题,他负全部责任,从而迫使这个反动制度在
台大无法推行。
(1)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
.在“
一二一”
运动中,傅斯先生由重庆来昆明处理学潮,他对学生民主运动的认识一直博得不少学生的
认同。
B
.傅斯不做国府委员,也反对胡适做国府委员,其主要原因是两人一旦加入政府,就失去了说话的白由和
分量,同时名节也会受损。
C
.傅斯面对战局动荡、经济崩溃的局面,尖锐指出宋子文与人民为敌,“
化国为家”
,是当时政治主要僵局
之一。
D
.傅斯先生在北大任教,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口号,其本意不是历史学止步于史料,而是历史学应
该由史料出发。
E
.历史学家们看问题往往只注重社会分析,不论及作为历史主体的人的心灵深处,傅斯却独辟蹊径,注重
心理研究。
(2)
作为一篇回忆性的文章,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6
分)
(3)
傅斯先生在史学上的贡献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概括。(6
分)
(4)
傅斯先生是著名学者,有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请结合材料分析其人格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2
.(1) BC
(选B
给3
分,选C
给2
分,选D
给1
分;选A
、E
不给分。)
【解析】D“
其本意不是”
应为“
本意似乎并非就是”
,把或然当必然。A“
对学生民主运动的认识一直博得不
少学生的认同”
错误,实际是“
。E“
历史学家
们
”
应为
“
一般的历史学家们
”
,
“
不论及
”
应为
“
绝少论及
”
,故意夸大。
(2)①
叙议结合,比如第一段。②
条理清晰,基本以时间为顺序,回忆了傅先生的几件往事。③
多角度展示
多次引用傅斯自己的语言和他文章中的话语,来
表现他的思想性格。(每点
2
分,任答三点即可。)
(3)①
提出了历史学即史料学的口号,没有材料就谈不到历史研究。②
他写出了一系列著名文章,如《性命
古训辨证》《夷夏东西说》等,它们奠定了他在史学界的声誉和地位。③
史学研究的人,比单纯地论述背景与客观形势要更深一步。(每点
2
分,意思答对即可。)
(4)①
学养深厚、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能,主编《新潮》杂志,影响深远。②
为人谦虚,受到毛泽东称道,称自
己是陈胜、吴广。③
爱护学生,视学生如子女。④
很有胆魄,猛烈抨击孑L
、宋豪门,为台大师生担保。⑤
保持
名节,不肯从政,拒绝做国府委员。⑥
维护学术自由、重视学术研究。(每点2
分,答出四点即可。意思答对
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62307.html
相关阅读:《百前的李鸿章》阅读
实用类文本《回忆傅斯先生二三事》阅读答案
《倾听历史的诉说??胡锦涛主席访问马六甲侧记》阅读答案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阅读答案
《在开满野花的小岛上??纪念海子》阅读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