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那我十三岁,念初一。正是“
深挖洞,广积粮”
的时候,一入学便开始了挖防空洞,功课倒成了次要。只有一门叫做“
农业”
的课,老师再三强调,这是为着我们将来上山下乡而设的。但是这些来自书本的乡村知识并不能激发我真正的兴趣,或者我也不甘做一名真正的农民吧。我的身体乐观地承受着强重的体力劳动,而我的脑子则空空荡荡。
②
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早点。一口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
③
站在锅前的是位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品夹入锅旁的钢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身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
在我当时的岁,没有恰当的语言去形容一个成女人的美,但她的美却真实地震动着我,使我对自己充满自卑,又充满希冀。
④
以后的早晨,我总是刻意靠近她,对她作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的一切。我学着她的样子,当寒冷的冬季我戴上围巾又故意拉下几缕头发散出来时,我的内心立刻充满愉快。日子在我对她的模仿中生着情趣,脑子不再空荡,我觉出一个新的自己正在身上诞生。是啊,一个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这是我事先完全没想到的。
⑤
后来我搬了家。再后来我作为知青下乡。几后我返回城市,偶然路过那家小吃店时,发现她还在。大铁锅仍旧沸腾着,她仍旧手持细长的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栗色头发已经剪短,短发在已染上油斑的白帽子边沿纷飞。她抬起脸来,脸色使人分不清是自然的红润,还是被炉火烤得通红。她没了昔日的愉快,已然发胖的身形也失却了从前的灵巧。她满不在乎地扫视着排队的顾客,嘴里满不在乎地嚼着什么。我站在锅前,初次怀疑起我少时代的审美标准。她从锅里抽出筷子指着我说:“
哎,后头排队去!”
她的声音略显沙哑,眼光疲惫而又烦躁。好像许多来她从未有过愉快,只一味地领受着这油烟和油锅的煎熬。
⑥
我匆匆地向她指给我的“
后头”
走去,似乎要丢下一件从未告知他人的往事,还似乎害怕被人识破心思。
⑦
又是一些过去,一个秋天的下午,我乘坐的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了。此时,门口只有一只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四十来岁。
⑧
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前我对她的崇拜。
⑨“
小 时候我常在这买油条。”
我说。
⑩“
现在没有。”
她漠然地告诉我。
⑾“
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
我说。
⑿“
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
她打断我。
⒀“
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您……”
⒁“
你到底想干什么?”
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
⒂“
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⒃“
嗯?”
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
⒄
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又为我和她那无法契合的对话感到没趣。但我忘不了她那声意外的“
嗯”
,和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
⒅
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
⒆
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再去唤起她那爱美的心意。
⒇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
(取材于铁凝的同名作品,有删改)(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
分)
A.
从第①
段可以看出,因为社会环境影响,再加上少时贪玩不爱学习,“
我”
那个时期内心茫然而空虚。
B.
炸油条姑娘的美让“
我”
深受震撼,她让“
我”
自惭形秽,同时“
我”
决意要学着她的样子,美好地成长。
C.
第⑦
段说炸油条姑娘“
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
,暗示岁月流逝,她已视店如家。D.
第⑧
段开头写下午的阳光使店里显得温暖柔和,这种氛围让“
我”
产生了急于向炸油条姑娘表达的愿望。
E.
文章讲述的是平常的人和事,却从中挖掘出了深刻的思想,这种平中见奇的写法正是这篇文章的魅力所在。
(2).
文中四次写到油锅的沸腾、安静,分别有什么作用?(6
分)
(3).
文章结尾写道:“
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
,请结合全文,分析这句话的含义。(6
分)
(4).
文章第④
段说“
一个新的自己竟在模仿中产生”
,这句话能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文本,并联系现实生活或你的阅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8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1).
(5
分)A
(“
少时贪玩不爱学习”
有误)C
(“
她已视店如家”
有误)
(2).
(6
分)第一次,以油锅的沸腾衬托出(1
分)炸油条的姑娘充满活力(1
分);第二次,以油锅的仍旧沸腾,反衬出(1
分)她被岁月消磨,已经活力不再(1
分);第三次,以油锅的安静衬托出她已变得麻木消沉,毫无生气(1
分);第四次,以油锅的再次沸腾,衬托出她重新焕发了生活热情(1
分)。(意思对即可)
(3).
(6
分)答题要点:与陌生人交流,向陌生人学习(2
分),陌生的炸油条姑娘“
启发”
我,“
我”
向她学习,开启了美的追求(2
分),在陌生的“
我”
的启发下,炸油条的姑娘重新燃起了对美的追求(2
分)。(意思对即可)
(4).
(8
分)句意理解:这里的模仿就是向陌生人学习,模仿陌生人的打扮,一个新的自我在向陌生人学习中诞生。句意理解2
分,阐明自己的观点2
分,联系事例说明2
分,语言表达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64053.html
相关阅读:《月到中秋(12分)》阅读答案
谢宗玉《蜿豆》阅读答案
王族《鹰》阅读答案
《最后的山》阅读答案
舒婷散文《仁山智水》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