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炜
见惯了中原大地麦苗青青的柔美、梧桐树叶的繁茂、月季花开的耀目——
猛一看到碎石满地的戈壁滩,我的视线不由得变得高远起来,西部特有的辽阔苍茫一下子就印在了脑海。
在从嘉峪关通往敦煌的路途中,远望祁连雪山,晶莹沁心,近瞻戈壁沙漠,伸展无垠。戈壁滩,意即寸草不生的地方。塞外雨少,全靠渠水灌田,每遇山洪暴发,裹石而下,沟渠四溢,碎石成滩,久即成戈壁。这里杳无村树,满地坚沙卵石自由地翻滚着,唱着孤独的歌。强烈的紫外线把大地照射得焦灼难耐,使沙砾镀上了金色,随风翻涌,如叠浪,似瀚海。然而这里也不时有绿色的小植被出现在眼前,那就是戈壁上盛开的青青的骆驼刺。随处可见的还有粉红色的沙枣花,瘦瘦的芨芨草等。它们就如这里的主人,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家园。在凝望戈壁的眼睛逐渐疲劳的时刻,突然还会呈现出一片如茵绿野,谁都知道那就是绿洲田园,沟沟坎坎,红柳点缀,生机盎然。
回望戈壁,我不知怎的竟然感到一种深深的眷恋,不仅是对这里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好像还有更多。这片土地曾是重要的交通要道,是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在昔日的丝绸之路上,无数的商人带着自己的驼队艰难跋涉,那一声一声的驼铃中,牵系着多少寻梦人的心曲。明代长城最西的起点嘉峪关,古时有多少军队将士和使者在这里通过,踏上漫漫征途。“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
几多慷慨悲歌,几多家国情怀。关门旁有许多过路客人题写的诗词,其中流传最广的一首是:“
一出嘉峪关,两眼泪不干,往前看,戈壁滩,往后看,把门关,要回家乡难上难。”
诸多诗歌都表达了那种“
西出阳关无故人”
的洒脱豪迈,吟咏了“
一夜征人尽望乡”
的惆怅。同时,这里还有祁连山的回声,有中国革命史上著名的西路军的悲壮之行,有美丽飒爽的红军女战士的英魂……
有太多不朽的篇章和历史的记忆。
画家张大千曾对自己的孩子说:“
这里都是画画的好素材。”
从中原地区千里迢迢来到戈壁,的确是人生不可多得的机遇。这里的苍茫天地、血色残阳、漫道雄关等都能使艺术家找到新的题材。作为一名旅行者,我也将自己的情感与渴望融入了这片土地中,因为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涌动的像火焰一样的激情。看着戈壁滩上的一队队骆驼、一丛丛骆驼刺、一片片芨芨草,感觉是那么亲切,它们是戈壁的生灵,是生命的甘泉,也是一代代大漠人坚强不屈的灵魂所在。我明白了,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想有一个精神的栖息地,有一个放置灵魂的场所。而我在戈壁滩上,则体验到了一种放达旷远的人生滋味。
1
.文章写戈壁,开头却从中原的麦苗、梧桐、月季写起,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解释“
它们就如这里的主人,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家园”
这句话的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
回望戈壁,我不知怎的竟然感到一种深深的眷恋,不仅是对这里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好像还有更多。”
文中这个句子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
4
.第三段末尾说“
有太多不朽的篇章和历史的记忆”
,这里的“
篇章”
和“
记忆”
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作者为什么会产生“
我明白了,也许每个人心中都想有一个精神的栖息地,有一个放置灵魂的场所”
这样的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和后文所描写的戈壁形成对比,突出了戈壁的辽阔苍茫。
2
.这句话表面赞美戈壁上的小植被和生灵,实际上赞美了生活在这里的默默坚守自己家园的人们。
3.
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对上文写戈壁沙石草林的内容作归结,引出下文对戈壁在历史上的重要作用的叙写,表达作者对戈壁的眷恋之情。
4
.①
商人的驼队艰难跋涉;②
军队将士和使者的慷慨悲歌与家国情怀;③
过路客诗词中的洒脱豪迈和惆怅之情;④
西路军的悲壮之行与红军女战士的英魂。
5
.因为艺术家在这里找到新的题材,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旅行者(我)将自己的情感与渴望融入到了这片土地之中,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片土地涌动的激情及戈壁生灵和大漠人不屈的坚守精神;我在戈壁滩上也体验到了一种放达旷远的人生滋味。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64054.html
相关阅读:《白鹿原上的风》阅读答案
《信使》阅读答案
朱自清散文《绿》阅读答案
《记忆的版图》阅读答案
《雪村》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