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
①
学琴时,最大最致命的毛病是,力度上不去。因此,声音立不起来。拉的是大提琴,发出的声音却与大提琴相去甚远,是一种什么也不是的声音,这实在有点可悲。我怨自己身体太弱,力气太小,而老师却说:没有力量是因为
——
不放松。
②
老师说,要将全身的力全蓄聚到肩膀,由肩膀传到大臂,由大臂传到小臂,由小臂传到手腕,再由手腕传到握弓的手指,最终,力量落在了弦上。要使力量顺利地传达到终点,必须要放松,任何一个部位任何细微的紧张,都会抵消这力量,妨碍这力量直达目的地。这放松的感觉很不好找,老师教也教不会,看也看不见,只能靠自己去琢磨,去体会,去悟。有时候,自以为放松了,实则却紧张得要命;有时候,正糊里糊涂,忽然拉出一个真正的大提琴声音,老师说:
“
放松了。
”
而一得意,一注意,那放松的感觉却溜走了,再也找不着。来无影,去无踪,真正成了仙踪。
③
我苦苦地寻了几,也未找到它并留住它,因此那力度始终也上不去。声音始终立不起来。我的大提琴,到底也没有奏响。看来,这把琴命定不属于我。我在那弦上费了偌大的心血,算是竹篮子打水
——
一场空,到头来只懂了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道理
——
力度来自放松。
④
写了几小说,渐渐发现,这个拉琴的道理似乎可运用在我的创作上。
⑤
要将这宏大的世界和生活所给的感受,蓄聚到心里,由心里传到笔尖,最终变成小说,这从生活到心,再从心到笔的路途,应该是通畅的,少障碍的。我以为,也不能紧张,要放松。
⑥
生活中,切莫牢记自己是作家,端起作家的姿态,皱紧眉头,瞪大眼睛,牢牢地看定生活,一心想看出什么奥秘,什么真谛。恰在专心一致看生活时,生活从身边湍湍地流了过去,连些水声都没在耳边留住。莫记自己是作家,莫以写小说为己任,只是像一个常人似的认真地、放松地、热情地生活;吃喝、工作、劳动、恋爱、交朋结友等等。自然会悟出一些意思来,虽不是真谛,也不是奥秘,可总会给人一点启示。好比,生活是汪洋大海,要去捞它,用碗,用瓢,用盆,用缸,终能得水几多?应该变成一条鱼,游入水中,自由自在,整个大海便都获得了。
⑦
心湖蓄满了,该从笔尖流出来了
,这路途更要畅通无阻。如何结构,如何组织;选用什么样的形式,意识流还是生活流;选择什么样的语言,幽默的还是抒情的;要告诉人们一个什么样的深而新颖的哲理,要达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要追求什么样的风格等等,也许不必多想。想多了,纠缠久了,或许会抵消力量,会妨碍心中的喜怒哀乐自然流出。有时候,也许会使心里的东西流出来,面目全非,成了什么也不是的东西,成了什么别的声音。就好比,大提琴发出了不是大提琴的声音。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奇怪:越是刻意地去追求,越是达不到。好比贾宝玉求黛玉梦里一见,诚心诚意,敛声屏气,那黛玉就是不来。
⑧
我自以为学琴时没有得到的良好感受,写小说时悟到了一点,尽管还是影影绰绰,飘忽不定。仙踪难觅,修到家还早呢!我决心修下去了。
⑨
实际上,小说也是一把琴呀。我自以为找着了属于自己的琴,我要将这琴拉响,奏出这琴真正的声音。
(取材于《名家精品阅读之旅
·
王安忆散文》)
1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4
分)
A
.这篇文章写了作者学习大提琴的体会和进行小说创作的感悟。题目阐释了放松和力度之间的玄妙关系。
B
.苦苦学习了几的大提琴
“
到底也没有奏响
”
,作者借此表达了对生活中许多事情
“
命定不属于自己
”
的无奈和伤感。
C
.第
⑥
段中画线的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刻意观察体验生活反而不能获得生活真谛的道理。
D
.文章强调作家应该
“
像一个常人似的认真地、放松地、热情地生活
”
,意在号召作家要多深入生活实际,不要高高在上。
E
.本文行文自然流畅,娓娓道来,多处运用口语又不失文雅,有些语句含义非常丰富,富有哲理。
16
.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
1
)从全文看,文章前三段写作者学琴的经历和体会有什么作用?(
3
分)
(
2
)解释第
⑦
段中
“
心湖蓄满了,该从笔尖流出来了
”
这个语句的含义?(
3
分)
17
.作者说
“
力度来自放松
”
,从
⑥⑦
段看,对作家的创作而言,
“
放松
”
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5
分)
18
.作者说:
“
越是刻意地去追求,越是达不到。
”
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感悟。(不少于
200
字)
(10
分
)
参考答案:
15
.(
4
分)
C
E
16
.(
6
分)
(
1
)为了揭示
“
力度来自放松
”
的道理,点明题旨(
1
分);以拉琴作比,引出下文(
1
分);说明文学创作也需要通过放松达到一定的力度(
1
分)。
(
2
)内心积蓄了丰富的生活的感悟,就要用笔表达出来了。(
3
分)
17
.(
5
分)
要点一:要自然地融入生活,感悟生活。(
3
分)
要点二:自然地抒发(表达)心中的情感。(
2
分)
(照抄原文最多给
1
分)
18
.(
10
分)略
作者的意思是:文学创作中,越是想从生活中看出什么奥秘、什么真谛,生活越是容易从身边溜走;越是想要告诉人们一个哲理、达到一种社会效果、追求一种风格,就越是会妨碍心中情感的表达,甚至有可能表达出面目全非的东西。相反,如果放松下来,自然地融入生活感悟生活;创作时不必多想,灵感自然地流于笔端,那么就能够写出真正好的作品。(
10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64061.html
相关阅读:宋长征《篱笆青青》阅读答案
《院里的树们》阅读答案
朱以撒散文《古渡》阅读答案
《樱桃 黄裳》阅读答案及解析
《梅花,另一种乡愁》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