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翠湖心影》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翠湖心影 汪曾祺 ①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 翠湖心影
汪曾祺

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心。城中有湖,这在中国,在世界上,都是不多的。说某某湖是某某城的眼睛,这是一个俗得不能再俗的比喻了。然而说到翠湖,这个比喻还是躲不开。只能说:翠湖是昆明的眼睛。有什么办法呢,因为它非常贴切。

翠湖是一片湖,同时也是一条路。湖之中,有一条很整齐的贯通南北的大路。昆明人特意来游翠湖的也有,不多。多数人只是从这里穿过。翠湖中游人少而行人多。但是行人到了翠湖,也就成了游人了。从喧嚣扰攘的闹市和刻板枯燥的机关里,匆匆忙忙地走过来,一进了翠湖,即刻就会觉得浑身轻松下来;生活的重压、柴米油盐、委屈烦恼,就会冲淡一些。人们不知不觉地放慢了脚步,甚至可以停下来,在路边的石凳上坐一坐,抽一支烟,四边看看。即使仍在匆忙地赶路,人在湖光树影中,精神也很不一样了。翠湖每天每日,给了昆明人多少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啊。因此,昆明人——
包括外来的游子,对翠湖充满感激。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
湖不大,也不小,正合适。小了,不够一游;太大了,游起来怪累。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
秋尽江南草未凋”
,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湖水极清,常盈满。我在昆明住了七,没有看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的水不深。浅处没膝,深处也不过齐腰。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我以后也再也没看到过这样大片大片的水浮莲。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已经习惯于人声脚步,见人不惊,整天只是安安静静地,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刺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大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

一九三九的夏天,我到昆明来考大学,寄住在同济中学的宿舍里,几乎每天都要到翠湖。学校已经发了榜,还没有开学,我们除了骑马到黑龙潭、金殿,坐船到大观楼,就是到翠湖图书馆去看书。这是我这一生去过次数最多的一个图书馆,也是印象极佳的一个图书馆。图书馆不大,形制有一点像一个道观。非常安静整洁。有一个侧院,院里种了好多盆白茶花。这些白茶花有时整天没有一个人来看它,就只是安安静静地欣然地开着。图书馆的管理员是一个妙人。他没有准确的上下班时间。有时我们去得早了,他还没有来,门没有开,我们就在外面等着。他来了,谁也不理,开了门,走进阅览室,把壁上一个不走的挂钟的时针“
喀拉拉”
一拔,拨到八点,这就上班了,开始借书。这个小图书馆藏书似不少,而且有些善本。我们想看的书大都能够借到。过了两三个小时,这位于瘦而沉默的有点像陈老莲画出来的古典的图书管理员站起来,把壁上不走的挂钟的时针“
喀拉拉”
一拨,拨到十二点:下班!
我们对他这种以意为之的计时方法完全没有意见。因为我们没有一定要看完的书,到这里来只是享受一点安静。我们的看书,是没有目的的,从《南诏国志》到福尔摩斯,逮什么看什么。

路东伸进湖水,有一个半岛。半岛上有一个两层的楼阁。阁上是个茶馆。茶馆的地势很好,四面有窗,入目都是湖水。夏天,在阁子上喝茶,很凉快。茶馆卖盖碗茶,还卖炒葵花子、南瓜子、花生米,都装在一个白铁敲成的方碟子里,昆明的茶馆计帐的方法有点特别:瓜子、花生,都是一个价钱,按碟算。喝完了茶,“
收茶钱!”
堂倌走过来,数一数碟子,就报出个钱数。我们的同学有时临窗饮茶,嗑完一碟瓜子,随手把铁皮碟往外一扔,“pia——”
,碟子就落进了水里。堂倌算帐,还是照碟算。这些堂倌们晚上清点时,自然会发现碟子少了,并且也一定会知道这些碟子上哪里去了。但是从来没有一次收茶钱时因此和顾客吵起来过;并且在提着大铜壶用“
凤凰三点头”
手法为客人续水时也从不拿眼睛“
贼”
着客人。把瓜子碟扔进水里,自然是不大道德。不过堂倌不那么斤斤计较的风度却是很可佩服的。

除了到昆明图书馆看书,喝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到翠湖去“
穷遛”
这“
穷遛”
有两层意思,一是不名一钱地遛,一是无穷无尽地遛
。“
园日涉以成趣”
,我们遛翠湖没有个够的时候。尤其是晚上,踏着斑驳的月光树影,可以在湖里一遛遛好几圈。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高谈阔论。我们那时都是二十岁上下的人,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可说,我们都说了些什么呢?
我现在一句都记不得了!

我是一九四六离开昆明的。一别翠湖,已经三十八了,时间过得真快!

我是很想念翠湖的。

前几,听说因为搞什么“
建设”
,挖断了水脉,翠湖没有水了。我听了,觉得怅然,而且,愤怒了。这是怎么搞的!
谁搞的?
翠湖会成了什么样子呢?
那些树呢?
那些水浮莲呢?
那些鱼呢?

最近听说,翠湖又有水了,我高兴!
我当然会想到这是三中全会带来的好处。这是拨乱反正。

但是我又听说,翠湖现在很热闹,经常举办“
蛇展”
什么的,我又有点担心。这又会成了什么样子呢?
我不反对翠湖游人多,甚至可以有游艇,甚至可以设立摊篷卖破酥包子、焖鸡米线、冰淇凌、雪糕,但是最好不要搞“
蛇展”
。我希望还我一个明爽安静的翠湖。我想这也是很多昆明人的希望。
一九八四五月九日
11
.请结合全文,回答下列问题。(4
分)
(1
)①
段作者为什么认为用“
昆明的眼睛”
来比喻翠湖是非常贴切的?
答:
(2
)⑤
段画线句中“
不名一钱”
和“
无穷无尽”
该如何理解?
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
答:
12
.请从修辞和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②
段中的画线句子。(6
分)
答:
13
.本文主要记叙作者对翠湖的回忆,为何文末要提到最近几所听说的变化呢?
(6
分)
答:
14
.文章以“
翠湖心影”
为题,记叙了翠湖在作者心中留下的诸多美好回忆。请结合文本选择两个方面来具体谈谈你所理解的“
心影”
。(8
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1
.(4
分)(1
)①
翠湖几乎处在昆明城的中心,与昆明城的关系密不可分;

翠湖的明爽安静与眼睛的特点相似。

翠湖能够身心轻松、精神焕发、享受安静、佩服风度(三点中答对两点即得满分)
(2
)“
不名一钱”
指翠湖是湖也是路,逛翠湖不需要任何花费;“
无穷无尽”
指翠湖风光秀美,让人赏玩不够。
12
.(6
分)①
运用拟人手法,以鱼儿的“
习惯”“
安静”“
悠然”
形象地体现出人与环境的和谐以及作者宁静悠闲的心境;

以动衬静,以声写静,通过对夜晚鱼儿跃出水面的特写,凸显了翠湖的活力与幽静;
13
.(6
分)文末提到近几听说翠湖的许多变化,作者或怅然、愤怒,或为之高兴,或有点担心。这些都从一个侧面表达出作者对翠湖的牵挂与怀念,与上文对翠湖的回忆相互映衬,能够更好地丰富主旨,突出“
心影”

14
.(8
分)示例:

翠湖的美让作者难以忘怀。翠湖的树多且高大,湖水清浅且常盈满,粉紫色的水浮莲热闹地开放,红鱼自由地游弋;一切都是那么地和谐,明爽安静。

翠湖给人们带来浮世的安慰和精神的疗养。生活在喧嚣扰攘与刻板枯燥中的人匆匆走进翠湖就会感到轻松,不由自主地放慢脚步,从生活的重压中暂时逃脱出来,享受翠湖的湖光树影。

翠湖让作者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翠湖图书馆的藏书很丰富,凡是作者想看的书,大多都能借到;在翠湖读书可以没有目的,不计时间,没有外界的干扰,安安静静地享受读书的快乐。

翠湖使作者领略到昆明人的大度。对于有些客人偷偷扔掉瓜子碟的行为,堂倌未必不清楚,但却从不为此斤斤计较;堂倌的大度让作者佩服之余也能感到一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与包容。

翠湖承载着作者轻时的梦想。对于生活在抗战期间、囊中羞涩的作者而言,翠湖是包容的;翠湖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作者青的足迹,青春的梦想。

翠湖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即便是分别三十八后,作者对翠湖的想念也从未停止;作者回忆翠湖的过去,更关注翠湖的现在,为翠湖而喜,为翠湖而忧。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64077.html

相关阅读:《辰州途中》阅读答案
叶圣陶《春联儿》阅读答案
梁相斌散文《高山流水》参考答案
王鼎钧《臣心如水》阅读答案
《小区鸡鸣》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