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
7
题。
胡惟席,定远人。归太祖于和州,授元帅府奏差。寻转宣使,除宁国主簿,进知县,迁吉安通判,耀湖广佥事。昊元,召为太常少卿,进本寺卿。洪武三拜中书省参知政事。已,代汪广洋为左丞。六正月,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久之,进左丞相,复以广洋为右丞相。
自杨宪诛,帝以惟庸为才,宠任之。惟庸亦自励,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四方躁进之徒及功臣武夫失职者,争走其门,馈遗金帛、名马、玩好,不可胜数。大将军徐这深疾其奸,从容言于帝。惟庸遂诱达阍者福寿以图达,为福寿所发。御史中丞刘基亦尝言其短。久之基病,帝遣惟庸轶医视,遂以毒中之。基死,益无所忌。与太师李善长相结,以兄女妻其从子佑。学士吴伯宗劾惟庸,几得危祸。自是,势益炽。其定远旧宅井中,忽生石笋,出水数足,谀者争引符瑞,又言其祖父三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席益喜自负,有异谋矣。
吉安侯陆仲亨自陕西归,擅乘传。帝怒责之,日:“
中原兵燹之余,民始复业,籍户买马,艰苦殊甚。使皆效尔所为,民虽尽鬻子女,不能给也。”
责捕盗于代县。平谅侯费聚奉命抚苏州军民,日嗜酒色。帝怒,责往西北招降蒙古,无功,又切责之。二人大惧。惟庸阴以权利胁谤二人,二人素戆勇,见惟庸用事,密相往来。尝过惟庸家饮,酒酣,惟庸屏左右言:“
吾等所为多不法,一旦事觉,如何?”
二人益惶惧,惟庸乃告以己意,令在外收集军马。又尝与陈宁坐省中,阅天下军骂籍,令都督毛骧取卫士刘遇贤及亡命魏文进等为心膂,日:“
吾有所用尔也。”
太仆寺丞李存义者,善长之弟,惟庸婿李佑父也,惟庸令阴说善长。善长已老,不能强拒,初不许,已而依违其间。惟庸益以为事可就,乃遣明州卫指挥林贤下海招倭,与期会。又遣元故臣封绩致书称臣于元嗣君,请兵为外应。事皆未发。会惟庸子驰马于市,坠死车下,惟庸杀挽车者。帝怒,命偿其死。惟庸请以金帛给其家,不许。惟庸惧,乃与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谋起事,阴告四方及武巨从己者。
(选自《明吏·
胡惟庸传》)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B
.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C
.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D
.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召指的是征召来授予官职或另有调用。
B
.陟指的是官吏的晋升,进用。
C
.封事:原是奏疏体之一,百宫上奏机密事,为防泄露,便要密封呈进,故称封事,亦称“
封奏”“
封章”
。后来泛指奏疏。
D
.符瑞:儒家、方士所说的表明的一种所谓的祥瑞符号。
6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胡惟庸,定远人。在和州归附太祖。后任太常寺少卿、本寺卿、中书省参知政事、左丞。因丞相人选难觅,所以很长一段时间不设丞相。惟庸于是独专中书省事务。
B
.皇上认为惟庸有才干,很宠信他。他为此当了多独相。大将军徐达极恨他奸恶,向皇上告发了他。惟庸于是诱惑徐达的守门人福寿,图谋害徐达,
C
.后来刘基生病,皇上派惟庸对刘基下毒。刘基死后,他更加无所顾忌。在他定远老家的井中,突然生出石笋,出水数尺深,献媚的人争栩说这是祥瑞之兆。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
D
.惟庸曾与陈宁坐在中书省中,阅览天下兵马簿籍,令都督毛骧将卫士刘遇贤和亡命之徒魏文进收为心腹,惟庸派明州卫指挥林贤出海招引倭寇。又派元旧臣封绩致书元朝,向元朝嗣君称臣,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
( 1
)尝以曲谨当上意,宠遇日盛,独相数岁,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译文:
( 2
)又言其祖父二世冢上,皆夜有火光烛天。惟庸益喜自负,有异谋矣。
译文: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4
.【参考答案】D
(原文标点:右丞相广洋左迁广东行省参政,帝难其人,久不置相,惟庸独专省事。七月拜右丞相。) (3
分)
5
.【参考答案】D
(符瑞:符,符命,儒家、方士所说的表明君主“
受命于天”
的一种所谓的祥瑞征兆。)(3
分)
6
.【参考答案】C
(错误,正确的表述是皇上派惟庸带医生探视,惟庸便对刘基下毒。) (3
分)
7
.【参考答案】(1
)曾以遇事小心谨慎博得皇上欢心,进一步获得皇上的宠信。他为此当了多独相,生杀废黜大事,有的未报告皇上便径直执行。
(2
) 他们还说惟庸祖父三代的坟墓上,晚上都有火光,照亮夜空。惟庸更加高兴和自负,从此有了异心。(10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68301.html
相关阅读:“公则天下平矣”阅读答案(附翻译)
蒲松龄《种梨》阅读答案(附翻译)
《李谔,字士恢》阅读答案及翻译
阅读“谢灵运,陈郡阳夏人也”
“赵盾代赵衰执政”阅读答案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