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十前,当互联网刚刚向人类敞开一扇小窗时,我们还无法想象这个新生的“
网络空间”
将会向世界展示何种风景或提供何种可能,我们也很难预料到,这项“
新技术”
〔
〕改变了世界,〔
〕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可谓雷霆万钧,它造成的后果和状态可谓不可逆转,它衍生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谓不可战胜。如今,当网络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拓展我们的社会关系并成为我们“
另一种生活方式”
的有力支撑,我们〔
〕猛然发现,这项“
新技术”
所创造的“
第二空间”
竟然如此浩瀚、精密、复杂和充满灵性。
②
事实上,我们的日常生活早已与网络严丝合缝地交织在一起,而我们的“
个人身份”
也在与这项“
新技术”
的融合过程中不断进行各方面的调整。当我们因大大小小的疑难杂症烦恼时,我们可以去相关网站,向在线医生咨询,或者干脆在网上搜寻偏方,自己当一回“
江湖郎中”
;应有尽有的网上商城足以让我们眼花缭乱;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社交网站、电子邮箱进行互动;任何一个爱学习的人都可以在网络上聆听各类学科一流教师和教授的课程。人与人的距离似乎从未像网络时代这样近在咫尺,人与人的关系似乎从未像网络时代这样紧密亲近。
③
网络的确是方便人们交流的好工具。在网络世界,人与人的互动可以没有边界和止境。远隔重洋的人们可以随时互通信息,通过QQ
、微信、“
脸谱”
等网络社交工具,交换照片、文件和视频,通过“
推特”
、微博和博客分享自己的观察、思考和感悟。陌生人可以通过网络相识相爱,老朋友可以借助网络维持“
旧情”
。网络让人与人建立和维持相互关系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那些每天都与朋友们保持“
在线交流”
的网民会说,若是网络失灵,他们必定会惊慌失措,不知如何继续生存。心理学家认为,无论民族、国籍及教育背景有何不同,“
不由自主地迷恋网络”
是多数人难以逃离的真实处境。网络世界为人们的内心需求搭建了“
温暖的平台”
,从这个意义上说,网络可以把人们的关系拉得更近。
④
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讲,网络对人类社交生活的消极影响也相当严重。一些社会学家抱怨说,网络正在让人们变得孤独、自负、愚蠢。网络世界制造了大量强迫症、注意力紊乱症患者,甚至也有人逐渐沉迷网络世界,直至精神完全失控。当网民认定,网络空间可以满足其全部需求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究竟会被拉远还是会被拉近?一些社会学家认为,随着人们对现实世界人际关系关注度的降低,人们相互间的情感必然变得疏离,社会关系也必定随之降温。虚拟世界的五光十色会让网民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过度泛滥的网络游戏必定会损坏现实世界里的温情。麻省理工学院社会学教授雪莉·
特克尔在她的新书《一起孤单》中写道:我们好像是一个个陌生人,处于一个陌生的世界!
⑤
说起互联网的未来,悲观主义者的言论总是令人震惊和忧心。他们说,网络对人类的改变既是全方位的,也是深层次的。网络世界让人们遗忘了人生中一些很重要的东西,而重要的东西若是能够忘掉,那是否可以说,它已经不重要了呢?网络世界给人类造成的真正困扰尚未真正开始。人类即将面对的生活会是电子化的,那些我们眼下觉得“
电子化生活”
中非人性、反人性的东西今后都会自然而然、合情合理地成为人性的一部分。而且,随着智能化网络的建立,人类必须开始慢慢地学习和摸索,如何面对智能机器。网络化的智能机器肯定比人类更有智慧,更加聪明,也可能比其制造者更加感情丰富,更有创造力,更加美丽迷人。我们无法确定未来的互联网会拉近或是拉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我们可以肯定,人与智能机器的关系一定会被完全地、彻底地拉近。
1
.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①
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 (2
分)
A
.虽然
但是
才 B
.不仅
而且
才
C
.只要
就
则 D
. 因为
所以
却
2
.概括第②
段大意。 (3
分)
3
.第③
段划线词“
失灵”
在文中的意思是
。(2
分)
4.
第④
段中引用雪莉·
特克尔教授话的用意是
(2
分)
5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
.在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人们已经预料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和冲击力。
B
.网络的确是人们交流的最好工具,它让人们对现实世界人际关系关注度提高。
C
.在作者看来,互联网的未来总是令人震惊和担忧,因为无法确定网络是拉近或是拉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
.网络世界给人类造成的困扰尚未真正开始,一切皆有可能,积极和消极共存。
6
.本文的标题“
网络改变人性?”
是否可以去掉问号?请简要阐述理由。(3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2
分)B
2
、(3
分)生活与网络紧密结合,“
个人身份”
也在融合过程中调整。人们间的距离和关系近且密切。
3
、(2
分)没有了网络提供的交流途径或者指网络起不到交流的作用。
4
、(2
分)更有力地证明网络对人类社交生活的消极影响——
人们间的情感疏离,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
5
、(3
分)D
6
、(3
分)不可以。作者全文是围绕着网络的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并没有最终的结论。(意思相近即可,
答对一点2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77802.html
相关阅读:阅读: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人在自身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看客”、“评者”和“知音”阅读答案及解析
王庆节《谈儒家伦理》阅读答案
杨绛《读书苦乐》阅读答案
《教育家办学需要最高力量推动》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