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运输方式的组合类型及其分布

编辑: 逍遥路 关键词: 高中地理 来源: 高中学习网


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由各种运输方式的交通网络所共同组成的,因此要了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特征,仅仅分析交通网的总体分布和密度分布是不够的。因为在运输方式构成不同的情况下,即使交通线路的里程和密度相同或近似,其所起的实际作用也将有所不同,甚至有着很大的差别,这是由不同运输方式所具有的技术特点、运输能力、适应范围与服务方向等等的明显差异所决定的。因而除了分析交通线路及其密度的分布外,尚需研究它们的组成结构类型及分布。考虑到我国目前尚缺少民用航空线与长输管道线的分地区统计数,因此关于组成结构的分析,仅以铁路、公路和内河航道的分地区里程数为主要依据,并辅以某些海上航线与港口状况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据此,可将我国各地交通运输网的组成结构类型,划分为以下三大类和七个小类:
1.铁路占居主导地位的组合结构类型。该类型铁路不仅是沟通区内外联系的大动脉,而且也是连接区内各主要地区与城市的主要通道。铁路里程大都占到交通线总里程的7%以上,约为全国相应比重的2至2.5倍。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土地所拥有的铁路线,一般都在100公里以上,有的甚至超过500公里,为全国铁路平均密度的2至9倍,是全国铁路线路所占比重最高与密度最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华北一带。其中又可根据其内部结构的某些差别,再细分为以下两个小类(亚类):
1.1铁路-公路组合亚类。系水运不发达,以铁路为主、公路为辅的组合结构类型。北京、河南、山西和内蒙古的交通网组合均属此类,它们都位于华北内陆和中原等地。
1.2铁路-水路(公路)-公路(水路)组合亚类。与前者相比,它们具有较好的水运发展条件,并已开通有一定数量的内河航线或海运航线,是以铁路或铁路与海运干线为主,水路与公路为辅的组合结构类型。黑龙江、杏林、辽宁、天津、河北和山东的交通网组合可归入此类。它们分布在东北及华北沿海一带。
2.水路具有突出地位的组合结构类型。其特点是水运发展条件十分优越,已有发展水平也较高,一些水运主干线已和铁路干线一起,成为沟通区内外之间相互联系的大通道。在区内整个交通网中,内河航道和沿海航线的地位相当重要,作用也很突出。内河航道里程大都占到交通线路总里程的9%以上,有的甚至占到40—50%,再加上沿海航线里程,水路所占比重更大。从内河航道密度看,也都位居全国前列,分别为全国密度的3至40倍。它们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同样可根据其某些差别,再细分为以下两个小类(亚类):
2.1水路—铁路—公路组合亚类。该亚类铁路里程占交通线路总里程的比重相对较大,一般部在4—5%以上,铁路密度也较高,平均每万平方公里土地拥有铁路线多在90—100公里以上,仅略少于第1大类。只是由于这里的水运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水运航线密度大,水运承担的货运量也多,所以铁路地位相对有所下降。上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和广西的交通网组合均属此类。其中除上海外,都分布在我国中南区及华东区的非沿海地带。
2.2水路—公路—铁路组合亚类。同前一亚类相比,主要特点是铁路的重要性相对减弱,铁路的密度和在交通线路总里程中的比重也略低,而公路所起的作用较大,公路密度高于前一亚类。江苏、浙江、福建和广东的交通网组合都属此类,它们全集中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
3.以公路为主体的组合结构类型。该类型铁路和水路均欠发达,个别地区如西藏至今尚不通铁路,不少地区基本或根本没有水运,水运发展条件也差,公路在整个交通网中处于绝对优势,占居主体地位,不仅区内各地相互交往多靠公路,而且同区外的运输联系也多由公路来承担。我国广大西北和西南地区以及海南省的交通网组合均属此类。从具体组合结构看,也可再细分为以下三个小类(亚类):
3.1公路—水路(铁路)—铁路(公路)组合亚类。与本大类(III类)中的其他亚类相比,它是唯一有较好水运(河运或海运)发展条件的亚类,并也已有一定数量的内河或海上航线,水路在整个交通网中占有较明显的地位。四川、贵州和海南的交通网组合属于此类。
3.2公路—铁路组合亚类。特点是水运发展条件差,少数省区虽有一些内河航道,但其作用甚微。同区外联系主靠铁路与公路。它们大多分布在我国西北一带,如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此外,云南的交通网组合也可列入此类。
3.3交通网大体全由公路组成的亚类。它是一个十分特殊的组合类型,全国只有西藏交通网属于此类。除公路外,这里既无铁路又无水路,仅有一条同青海相通的成品油管道,以及若干条通往成都等地的民用航空线。因此其区内或区外的交通联系,主要都靠公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78886.html

相关阅读:中国56个民族的资料(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