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①
我无诗才,不免会歪解前人的诗。比如黄庭坚的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灯
”
,我特别喜欢,不为别的,想自己也算久经
“
江湖夜雨
”
;而执教以来,能让自己感到欣慰的,则是我的
“
桃李春风
”
。不想有一日见刘心武先生大文称梦中得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灯
”
佳句,更因为梦外有梦,竟申明专有,不肯与人共美,终于贻笑大方。以后一想到这两句诗就不能不想到这一段趣话,也就多了一笑。另有
“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也是写有
“
桃李
”
的好句,我对此也做过自以为有趣的曲解,但是毕竟是一厢情愿,
“
桃李
”
会领你的情吗?
②
泪,不过是有点咸味,而世俗的见解,永远有杀伤力。
③
新春的时候,接到不少学生打来的问候电话。曾有人说过,当教师最大幸福就是桃李满天下,就是总有人想着你。这话固然是不错的。教师就应该是不灭的灯,不是蜡烛,烧完了就拉倒,也不是手电筒要用的时候可以任意拧亮。社会总是把教师这种职业比喻得不尽恰当。有些也哗众取宠,我曾听某教师激动地宣称:
“
学生是我们的上帝
”
,我想他是把自己比作商店营业员了。
④
很惭愧,我们对学生的教育不过是阶段性的。也就是说,
“
照这一阵子,后来就未必管用了
”
。学生一走上社会,过上一段时间就会说,我们在学校把社会想得太美好了,没有想到社会有如此阴暗复杂的一面。曾有学生在作文中写道:一个人在
14
岁的时候不是理想主义者,他是可悲的;如果他到
40
岁的时候还是理想主义者,那他是不幸的。
——
我起先惊讶于学生的世故,把这种话扔给老师,后来总算明白:就总体而言,我们学校阶段性的教育,目前还不是社会风气的对手。
⑤
有学生在京城当上了处长,偶尔来电话总要告诉我他又见到谁谁了
,
他的享受待遇又加上什么项目了。我觉得,教师要了解学生,他的学生也要能了解教师,这个教师才是合格的教师,所以我常常谴责自己。处长学生问我
“
怎么还是教师一个
”
,为什么没有一官半职,开导我:做具体工作太苦太没意思,
“
搞搞管理工作才是正途
”
;接着又谈到为水灾灾民捐款
“
没意思
”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一个学生敢对教师说这样的话,我在祝他飞黄腾达后放下电话。想到权力这种东西真是厉害,一个人有了一点权力,就敢向他先前的教师的人生观挑战了。我不能耍赖,说那不是我学生。你在学校的时候,我的确没发现他有那样的鸿鹄之志。又有个告诉我,他每过准备探亲时,行包都被有各种愿望的部下塞得满满的。而现在都
作兴送钱了,他说这样的话时用的是无奈的口吻,但话语中也不无得意,
——
这月,能够受贿仿佛也是一种资格。也有位学生劝我
“
凡事不必认真
”
,以前他是个很有自尊心的人,据说现在连老同学去找他办点事,也不得不备一份礼物了。
⑥
我就此想起清初旧事,记得不甚清楚,好像是先生反清不肯投降,已经留了辫子的学生苦口婆心地来劝他。民国时奉系军阀攻涿州,傅作义死守;张学良久攻不下,就把傅作义在讲武堂的老师请来了。老师劝傅放下武器,傅执弟子礼,说,我跟老师学军事的时候,老师没教过我投降,所以学生不能从命了。
⑦
社会风气不好是事实,但是如果因风气不好,就蹩进鲍鱼之肆,则是本身素质的问题,不能全赖在社会风气上去。再说,我的老师没教过我投降,我总不能拿着白旗跟在已经向钱权投降的学生后面亦步亦趋吧?
(
选自《新视野》
)
6.
第
①
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
A.
批评刘心武先生,不肯与人共美。
B.
借引用的诗句,导出本文的话题。
C.
提出全文中心,表明自己的见解。
D.
表明自己对
“
桃李春风
”
的理解。
7.
第
①
段,
“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灯
”
原是写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作者在文中有意将
“
桃李春风
”“
歪解
”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
“
江湖夜雨
”“
歪解
”
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第
③
段,
“
教师就应该是不灭的灯。
”
这句话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9.
第
④⑤
两段,作者委婉表达了自己
□□
和
□□
的心情。因为他感受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第
⑥
段,作者引用
“
清初旧事
”
及傅作义的事例,意在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态度。
11.
对全文内容理解、分析错误的两项是
() ()
A.“
世俗的见解
”
,主要指后文中某些学生的钱权思想。
B.“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
出自辛弃疾词。
C.“
学生是我们的上帝
”
,是一种哗众取宠的错误观点。
D.
④⑤
两段的学生事例,都是取自已经走向社会的学生。
E.
作者用
“
鲍鱼之肆
”
来比喻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与环境。
F.
作者并不同意
“
桃李满天下
”
是教师最大幸福的说法。
12.
结合全文看,标题
“
风雨桃李
”
颇含深义,请分析一下,作者借此想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6.B (2
分
)
7.
朝气蓬勃的学生;教师辛勤的劳动
(4
分,各
2
分
)
8.
对学生的教育不应该是阶段性的,而应该是长久的、终身的
(2
分
)
9.
惭愧
(
内疚
)(1
分
)
;自责
(1
分
)
;学校阶段性的教育,目前还不是社会风气的对手
(2
分
)
10.
坚守一位正直教师的良心,不因学生的劝告而向社会的不良风气投降
(3
分
)
11.D(
有在校学生的例子
)
、
F(
作者同意这种说法,但不满足于这种说法
)(4
分,各
2
分
)
12.
为处在社会风雨中的学生担忧,希望走向社会的学生能经受社会风雨的考验,不要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3
分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79533.html
相关阅读:《“有态度”的文化》阅读答案
《何处是江南》阅读
王安忆《话说父亲》阅读答案
《村味 陈启文》阅读答案
牛汉《海琴》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