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
我每天打一通电话,不管在世界上哪个角落。电话接通,第一句话一定是,“我──是你的女儿。”如果是越洋长途,讲完我就等,等那六个字穿越渺渺大气层进入她的耳朵,那需要一点时间。然后她说,“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
“对,那就是我。”
“喔,雨儿你在哪里?”
“我在香港。”
“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我昨天才去看你,今早刚离开你。”
“真的?我不记得啊。那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再过一个礼拜。”
“你是哪一位?”
“我是你的女儿。”
“雨儿?我只有一个雨儿啊。你现在在哪里?”
“我在香港。”
“你怎么都不来看我,你什么时候来看我?”……
到潮州看她时,习惯独睡的我就陪她睡。像带孩子一样把被子裹好她的身体,放周璇的《天涯歌女》,把灯关掉,只留下洗手间的小灯,然后在她身边躺下。等她睡着,我再起来工作。
天微微亮,她轻轻走到我身边,没声没息地坐下来。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身子愈来愈瘦,脚步愈来愈轻,声音愈来愈弱,神情愈来愈退缩,也就是说,人逐渐逐渐退为影子。老的女人,都会这样吗?
我一边写,一边说:“干嘛那么早起?给你弄杯热牛奶好吗?”
她不说话,无声地觑了我好一阵子,然后轻轻说:“你好像我的雨儿。”
我抬起头,摸摸她灰白色稀疏的头发,说:“妈,千真万确,我就是你的女儿。”
她极惊奇地看着我,大大地惊讶,大大地开心:“就是说嘛,我看了你半天,觉得好像,没想到真的是你。说起来古怪,昨天晚上有个人躺在我床上,态度很友善,她也说她是我的雨儿,实在太奇怪了。”
“昨晚那个人就是我啊。”我把冰牛奶倒进玻璃杯中,然后把杯子放进微波炉。远处隐隐传来公鸡的啼声。
“那你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她一脸困惑。
“我从台北来看你。”
“你怎么会从台北来呢?”她努力地想把事情弄清楚,接过热牛奶,继续探询,“如果你是我的雨儿,你怎么会不在我身边呢?你是不是我养大的?是什么人把你养大的呢?”
我坐下来,把她瘦弱的手捧在我掌心里,看着她。她的眼睛还是很亮,那样亮,在浅浅的晨光中,我竟分不清那究竟是她轻时的锋芒余光,还是一层盈盈的泪光。于是我从头说起:“你有五个儿女,一个留在大陆,四个在台湾长大。你不但亲自把每一个都养大,而且四个里头三个是博士,没博士的那个很会赚钱。他们全是你一手栽培的。”
眼里满是惊奇,她说:“这么好?那……你是做什么工作的?今几岁?结婚了没有?”
我们从盘古开天谈起,谈着谈着,天,一点一点亮起,阳光就从大武山那边照了进来。
有时候,我让女佣带着她到阳明山来找我。我就把时间整个调慢,带她“台北一日游”。第一站,洗温泉。泡在热气缭绕的汤里,她好奇地瞪着满堂裸身的女人目不转睛,然后开始品头论足。我快动作抓住她的手,才能阻止她伸手去指着一个女人,大声笑着说:“哈,不好意思啊,那个雨人好──肥喔。”
第二站,搭公交车,红五号,从白云山庄上车。一路上樱花照眼,她静静看着窗外流荡过去的风景,窗玻璃映出她自己的颜容,和窗外的粉色樱花明灭掩映;她的眼神迷离,时空飘忽。
到了士林站。我说:“妈,这是你生平第一次搭捷运,坐在这里,给你拍一张照片。”
她娴静地坐下,两手放在膝上。刚好后面有一丛浓绿的树,旁边坐着一个孤单的老人。
“你的雨儿要看见你笑,妈妈。”
她看着我,微笑了。我这才注意到,她穿着黑衣白领,像一个中学的女生。
(选自龙应台散文集《目送》)
注①:写作本文时,作者母亲已患老痴呆症。
16
.文章为什么以“雨儿”为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
分)
答案:母亲患老痴呆症后发音模糊,将“女儿”说成了“雨儿”。(1
分)文章以此为题,既隐含作者对作为女儿的自己要承担起照顾好母亲这一责任的清醒认识,(2
分)又包含一个女儿对已衰老的母亲的爱怜之情。(1
分)
17
.结合前文理解文末画线句子含义(5
分)
答案:①在给母亲拍照时,“我”让母亲笑,母亲便笑了,(1
分)衰老的母亲在已是中的“我”面前乖巧听话得像位中学生,(1
分)这让“我”猛然意识到母亲与女儿的角色似乎颠倒过来了(1
分)②“我”内心希望母亲永远轻,不会衰老。(1
分)③)但对母亲渐渐衰老的现实又感到无奈。(1
分)
18
.现代人往往以“疲于奔命,忙于工作”作为不能很好尽孝的理由。作为一位著名的作家、文化人,龙应台也很忙,但却能极尽孝道。请结合文章内容,联系实际,说说应如何尽孝。(6
分)
答案:①作者工作再忙,也每天给母亲打一个电话,与母亲聊聊。可见,尽孝就是即使再忙碌,也不要忘记经常给父母一句体贴的问候;
②作者总会在百忙中抽时间去探望母亲,尽自己所能悉心照顾母亲。可见,忙碌不应该成为忽视父母的理由,常回家看看,照顾父母的饮食起居就是尽孝。③作者总是极其耐心陪母亲说话,不厌其烦地回答母亲的问题。可见,在生活中,我们能做到不给父母脸色看,耐心地陪父母说说话这就是最大的孝。④女佣带母亲来时,作者会调慢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特意带着母亲到外面走走。可见,为了尽孝,适当地牺牲自己的一点工作和生活时间也是必要的。(一点2
分,三点6
分。每一点要包含文章内容和具体做法)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82441.html
相关阅读:《河对岸人家 李国文》阅读答案
《土地 韩少功》阅读答案
《马缨丹翻身 林清玄》阅读答案
迟子建《时间怎样地行走》阅读答案
《太湖纪游(节选)》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