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汪曾祺散文阅读《葵?薤》附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散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葵 薤 汪曾祺 小时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非常感动。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里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 葵·

汪曾祺
小时读汉乐府《十五从军征》,非常感动。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里中有阿谁?”——“
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诗写得平淡而真实,没有一句迸出呼天抢地的激情,但是惨切沉痛,触目惊心。词句也明白如话,不事雕饰,真不像是两千多前的人写出的作品,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也完全能读懂。我未从过军,接触这首诗的时候,也还没有经过长久的乱离,但是不止一次为这首诗流了泪。
然而有一句我不明白,“
采葵持作羹”
。葵如何可以为羹呢?我的家乡人只知道向日葵,我们那里叫做“
葵花”
。这东西怎么能做羹呢?用它的叶子?向日葵的叶子我是很熟悉的,很大,叶面很粗,有毛,即使是把它切碎了,加了油盐,煮熟之后也还是很难下咽的。另外有一种秋葵,开淡黄色薄瓣的大花,叶如鸡脚,又名鸡爪葵。这东西也似不能做羹。还有一种蜀葵,又名锦葵,内蒙、山西一带叫做“
蜀蓟”
。我们那里叫做端午花,因为在端午节前后盛开。我从来也没听说过端午花能吃,——
包括它的叶、茎和花。后来我在济南的山东博物馆的庭院里看到一种戎葵,样子有点像秋葵,开着耀眼的朱红的大花,红得简直吓人一跳。我想,这种葵大概也不能吃。那么,持以作羹的葵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呢?
后来我读到吴其浚的《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和《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浚是个很值得叫人佩服的读书人。他是嘉庆进士,自翰林院修撰官至湖南等省巡抚。但他并没有只是做官,他留意各地物产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的文献,写成了《长编》和《图考》这样两部巨著。他的著作是我国十九世纪植物学极重要的专著。直到现在,西方的植物学家还认为他绘的画十分精确。吴其浚在《图考》中把葵列为蔬类的第一品。他用很激动的语气,几乎是大声疾呼,说葵就是冬苋菜。
然而冬苋菜又是什么呢?我到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才见到。我有一回住在武昌的招待所里,几乎餐餐都有一碗绿色的叶菜做的汤。这种菜吃到嘴是滑的,有点像莼菜。但我知道这不是莼菜,因为我知道湖北不出莼菜,而且样子也不像。我问服务员:“
这是什么菜?”——“
冬苋菜!”
第二天我过到一个巷子,看到有一个轻的妇女在井边洗菜。这种菜我没有见过。叶片圆如猪耳,颜色正绿,叶梗也是绿的。我走过去问她洗的这是什么菜,——“
冬苋菜!”
我这才明白:这就是冬苋菜,这就是葵!那么,这种菜作羹正合适,——
即使是旅生的。从此,我才算把《十五从军征》真正读懂了。
吴其浚为什么那样激动呢?因为在他成书的时候,已经几乎没有人知道葵是什么了。
蔬菜的命运,也和世间一切事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提起来也可叫人生一点感慨,葵本来是中国的主要蔬菜。《诗·
豳风·
七月》:“
七月烹葵及菽”
,可见其普遍。后魏《齐民要术》以《种葵》列为蔬菜第一篇。“
采葵莫伤根”
,“
松下清斋折露葵”
,时时见于篇咏。元代王祯的《农书》还称葵为“
百菜之主”
。不知怎么一来,它就变得不行了。明代的《本草纲目》中已经将它列入草类,压根儿不承认它是菜了!葵的遭遇真够惨的!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想是因为后来全国普遍种植了大白菜。大白菜取代了葵。齐白石题画中曾提出“
牡丹为花之王,荔枝为果之王,独不论白菜为菜中之王,何也?”
其实大白菜实际上已经成“
菜之王”
了。
幸亏南方几省还有冬苋菜,否则吴其?就死无对证,好像葵已经绝了种似的。吴其?是河南固始人,他的家乡大概早已经没有葵了,都种了白菜了。他要是不到湖南当巡抚,大概也弄不清葵是啥。吴其浚那样激动,是为葵鸣不平。其意若曰:葵本是菜中之王,是很好的东西;它并没有绝种!它就是冬苋菜!您到南方来尝尝这种菜,就知道了!
北方似乎见不到葵了。不过近几北京忽然卖起一种过去没见过的菜:木耳菜。你可以买一把来,做个汤,尝尝。葵就是那样的味道,滑的,木耳菜本名落葵,是葵之一种,只是葵叶为绿色,而木耳菜则带紫色,且叶较尖而小。
由葵我又想到薤。
我到内蒙去调查抗日战争时期游击队的材料,准备写一个戏。看了好多份资料,都提到部队当时很苦,时常没有粮食吃,吃“
??”
,下面多于括号中注明“
(音“
害害”
)”
。我想:“
??”
是什么东西?再说“
?”
读gai
,也不读“
害”
呀!后来在草原上有人给我找了一棵实物,我一看,明白了:这是薤。薤音xie
。内蒙、山西人每把声母为X
的字读成H
母,又好用叠字,所以把“
薤”
念成了“
害害”

薤叶极细。我捏着一棵薤,不禁想到汉代的挽歌《薤露》,“
薤上露,何易?,露?明朝还落复,人死一去何时归?”
不说葱上露、韭上露,是很有道理的。薤叶上实在挂不住多少露水,太易“
?”
掉了。用此来比喻人命的短促,非常贴切。同时我又想到汉代的人一定是常常食薤的,故尔能近取譬。
北方人现在极少食薤了。南方人还是常吃的。湖南、湖北、江西、云南、四川都有。这几省都把这东西的鳞茎叫做“
?头”
。“
?”
音“
叫”
。南方的轻人现在也有很多不认识这个?字的。我在韶山参观,看到说明材料中提到当时用的一种土造的手榴弹,叫做“
洋?古”
,一个讲解员就老实不客气地读成“
洋晶古”
。湖南等省人吃的?头大都是腌制的,或入醋,味道酸甜;或加辣椒,则酸甜而极辣,皆极能开胃。
南方人很少知道?头即是薤的。
北方城里人则连?头也不认识。北京的食品商场偶尔从南方运了?头来卖,趋之若鹜的都是南方几省的人。北京人则多用不信任的眼光端详半天,然后望望然而去之。我曾买了一些,请几位北方同志尝尝,他们闭着眼睛嚼了一口,皱着眉头说:“
不好吃!——
这哪有糖蒜好哇!”
我本想长篇大论地宣传一下?头的妙处,只好咽回去了。
哀哉,人之成见之难于动摇也!

一九八四六月二十日

(载一九八四第十一期《北京文学》,原文有删节)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90081.html

相关阅读:《西安这座城》阅读答案
张抗抗散文《窗前的树》阅读答案
《灯火》阅读答案
《卖蚯蚓的人 汪曾祺》阅读答案及评分标准
《无争议陷阱 余秋雨》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