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第一天(2015年6月7日)上午的人大附中门口,一位老人拿着纸片认认真真写着“心态好”、“7:46人少稀稀拉拉”字样。这位老人是77岁的高考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王极盛,他已经连续17年在这里现场观察高考了。
王极盛回忆起当年第一次来考场蹲点,“1999年国家启动新的高考改革,由注重知识的测试转为侧重素质和能力的考核,这是个转折点,很重要,我要到现场来看看家长学生的考试心态以及社会系统对高考的支持程度。”
王极盛观察得很仔细,“以前我做过统计,八点钟前后,一分钟学生进入考场的人数达百人左右,你看现在大家并不着急那么早就进去。而且九点一过,家长大多都走了。”
学生都已进入考场,一辆小型救护车开来停在人大附中门口。王极盛说,“以前学生还没进考场救护车就停在门口,而且是个大车,无形中给考场制造了紧张气氛。我以前反映过这个问题,这两年有了变化,救护车小了,而且在考生入考场前车停在附近,只有等考生都进考场后才停到大门口来”。
问他为何一蹲就是17年,王极盛表示,做研究的人,就应该多进行实地调查,尽可能地掌握一手材料,这样才不会闭门造车。
王极盛注重实证研究的一个佐证是,为了研究高考状元现象,他采访了三四百个高考状元,走访了近百个状元家长。他在采访时发现,高考状元的心态一般都很好。一个江西的高考状元告诉他,“高三有一次考试得了全班最后一名,但我没有丧气,因为这时候暴露问题是好事,可以及时改正。”
王极盛是知名心理学家,涉猎很广。考前,会有不少学生慕名前来向他请教如何调节心理,他教考生三个要点:“一要心态好,二要有适度饱满的精神,三要学会调整情绪”。
在与王极盛聊天时发现,“心态好”绝对是使用最为频繁的字眼,但是他的研究当然不止于此。“我有一整套具体做法,学生按照这个做了后,分数明显提高。”
比如,“临考前一天不要提前睡觉,平时什么时候睡觉就什么时候睡。”又比如,“去考场,请主动问好。主动和每个人问好,人家也一定会回应,你的心情就会很好;很多考生怕监考教师,学会主动向监考教师问好,他也会向你问好。这个方法看起来简单,但屡试不爽。”
王极盛去找人聊的时候,有些人开始会比较排斥,但了解了他的事迹后都会肃然起敬。不管怎样,王极盛始终充满热情,有一个上一届的毕业生来为学弟学妹们加油,她2014年考上了北大。王极盛得知后对她说,“我也是北大毕业的,是你师兄呢”。
当然,王极盛对一些事情也会看不惯,说起很少有别的学者来现场这个事,他忧心地说,“他们的心不在这上头”。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93601.html
相关阅读:高考前最有效的放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