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历史上有一种通行观点:孔子后“
儒分为八”
,到战国中后期演变为两支。一支始于子夏,讲文献之学,数传至荀子;一支始于曾参,究又理之学,二传至孟子。以后,苟子便是汉代经学家所尊信的大部分儒家经传的先师,孟子则成为两宋起道学家所崇敬的不祧之祖。儒家内部这两派的分野,也就是所谓“
学统”
与“
道统”
之别,“
汉学”
与“
宋学”
之分。对这个说法,学界历来意见不同,这里不必细究。此说至少有一点不错,即孟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的确是从两宋开始凸显的。这以后,“
孔孟之道”
几乎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孟子去世后,由他为代表的儒家中的一派似无太大发展。到战国晚期,由荀子代表的一派渐露头角。苟子稍晚于孟子,他长期居齐,因学问博洽,三次出饪“
稷下学宫”
的“
蔡酒”
。他精通多种儒经,被认为是儒家经学早期传授中十分重要的人物。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子思、孟子一派有严厉的秕评,当然,荀子的批评只能说是当时儒家内部的派别斗争。
秦汉以降至两宋以前,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孟子其人,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孟子其书,只能归入“
子部”
一类。在官私文献中,多是“
周孔”
或“
孔颜”
并提,鲜见有“
孔孟”
合称的。值得注意的是,东汉赵岐在注解《孟子》时,曾把孟子尊为“
亚圣”
,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
传记博士”
。可“
亚圣”
之名,来被宋朝以前的官方认可过;而“
传记博士”
即使存在过也为时很短,且不说此事因不见于《史》《汉》记载而颇启后人疑窦。当时,也有人批评孟子,最典型的是东汉的王充,他在《论衡》中专立了《刺孟》一篇,列举了孟子八个方面加以批评。唐高祖、太宗、高宗三朝,争论国子学当祭“
周孔”
还是“
孔颜”
时;唐太宗时,增加从左丘明到范宁二十二位儒者从祀孔庙时;唐玄宗封廉渊为“
亚圣”
和“
兖国公”
,封“
孔门十哲”
和“
七十子”
为侯、伯时:孟子都只字未被提及。当时科举考试的“
明经”
科目中只有《周礼》《左传》等“
九经”
,《论语》和《孝经》被列入“
兼通”
,而《孟子》一书没有资格入选。
但从中唐起,情况发生了变化。渐渐地,孟子之名被缀于孔子之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
贤人”
;孟子其人被政府封了爵号,从祀孔庙;孟子其书被增入儒经之列,悬为科举功令,不久又超越“
五经”
而跻身于“
四书”
,变成中国士人必读的官方教科书。这个变化过程,就是历史上的“
孟子升格运动”
。
(选自徐洪兴撰《孟子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
6
.下到各项,对“
孟子升格运动”
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从战国初期开始,与以荀子为代表的儒学相比,以孟子为代表的儒学发展一直曲折,过程始终不顺利。
B
.孟子去世后,孟子学派经历了多个朝代的相对沉寂,中唐之后情况渐渐改变,孟子及其著作渐获重视。
C
.秦汉到两宋之间,孟子地位一直不高,官私文献不见孟子之名,《孟子》甚至没入选科举考试的科目。
D
.从两宋开始,孟子本人及其著作的重要性才初次凸显。此后,“
孔盂之道”
便成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7
.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以荀、孟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分别研究义理之学和文献之学,荀、孟二人分别影响了汉代经学与两宋道学。
B
.荀子有长期居齐、三次出任“
稷下学宫”“
祭酒”
的优势,因此,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得以迅速发展。
C
.官私文献中鲜见有“
孔孟”
合称,孟子的“
亚圣”
之名在宋朝以前也从未被认可过,可见孟子曾经被冷落。
D
.东汉赵岐曾把孟子尊为“
亚圣”
,还提到西汉文帝时设置过《孟子》的“
传记博士”
,但那时孟子并不被广泛尊奉。
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战国中后期儒学内部两派,存在“
学统”
、“
汉学”
与“
道统”
、“
宋学”
的分别,这种说法证明了孟子及其著作是从两宋才开始受到重视的。
B
.孔子之后,儒家内部也存在着激烈的派别斗争,孟子一派因为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其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从而沉寂了很长的时间。
C
.宋朝以前,孟子只被视为一般的儒家学者,他的书也只能归入“
子部”
,并因他的事迹不见于《史》《汉》记载,也常被后人怀疑和批判。
D
.从中唐开始,“
孟子升格运动”
使孟子成为仅次于孔子的贤人,孟子被政府封爵号,著作被增入儒经之中,跻身子“
四书”
,列入科举科目。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6
.B
(A“
从战国初期开始”
错误,应是“
从战国中后期开始”
。 C“
官私文献不见孟子之名”
错误。 D“
孔孟之道”
便成为了儒家思想的代名词”
错误,原文为“
几乎成为”
。)
7
.D
(A “
义理之学和文献之学”
应颠倒;B“
荀子有长期居齐、三次出任‘
稷下学宫’‘
祭酒’
的优势”
与“
以他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得以迅速发展”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属强加逻辑联系; C“
孟子的“
亚圣”
之名在宋以前也从未被认可过”
错误。)
8
.A
(B
孟子一派的沉寂是因荀子的批评,无中生有;C
不见于《史》《汉》记载的不是孟子的事迹,而是孟子被尊为“
亚圣”
的事,偷换了概念。D
颠倒了主客关系,把“
孟子升格运动”
的内容当成其原因。)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97639.html
相关阅读:阅读:中国的传统院落由于受其历史文化的影响
实用类文本阅读(10分)刘心武《为你自己高兴》附答案
《度一个创造的人生》阅读答案
“人口红利”“刘易斯拐点”阅读答案
张择端与《清明上河图》阅读答案及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