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逍遥右脑记忆网-免费提供各种记忆力训练学习方法!

薛涌《培养精英要从做义工开始》阅读答案

编辑: 路逍遥 关键词: 高中议论文阅读 来源: 逍遥右脑记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 ~ 12 题。( 9 分) ①最近精英教育和高尔夫球成了中国大学的主要新闻。大学是培养精英的机构,高尔夫在人口密度极大,土地资源奇缺的中国,是一个无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
~12
题。(9
分)
①最近精英教育和高尔夫球成了中国大学的主要新闻。大学是培养精英的机构,高尔夫在人口密度极大,土地资源奇缺的中国,是一个无法大众化的运动,肯定能成为精英阶层的永久标志。结果,上到大学校长、下到学生,都趋之若鹜。通过高尔夫把特权阶层区分出来,让他们具有特别的行为风范,享受别人无法企及的生活方式,在一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里进行“高层次”的交际,以近亲繁殖的方式培养封闭性的社会网络。这已经成为我们许多“一流大学”未曾明言的教育理想。
②那些鼓吹高尔夫式的精英教育的高校领导们,谈起这些事情来无不以美国为例:人家能这样,我们为什么不能?
③不错,美国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致辞时都会对学生说:“你们是我们社会未来的领袖!”
④可惜,在美国大学的校园里,就是感受不到我们这里的“高尔夫气氛”。更没有哪个大学口口声声要用高尔夫来培养精英。在人家那里,精英不是个人的享受方式或生活方式。精英表达的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你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多,起了带头的作用,就会被社会定义为“领袖”,即我们所谓的精英。一句话,精英是从为社会的服务中来的。培养精英,从社会服务开始。
⑤为什么会如此?因为美国大学的教育哲学鼓励义工。比如,大学强调通过实践经验来刺激学生的学术成长,鼓励学生走出校门,看看自己究竟能为社会提供什么服务,或者面对社会的需求和挑战,自己还缺少什么本事和素质。耶鲁有位教授在解释耶鲁为什么培养了这么多总统和政治家时自豪地说:这里有最精英的教育,又有一个最贫困破落的城市。美国的一切社会问题都展现在学生眼前。这是一般的象牙之塔所无法相比的。这至少说明了教育者的观念:最精英的人要知道自己怎么和最下层的社会建立联系,怎么深入最基层,怎么体会老百姓的生活。这是成为领袖的基础。
⑥事实上,美国的大学,在行政、组织和文化上,都鼓励学生出去当志愿人员。有不少学校把志愿服务包括在正式的学术课程之中,或者帮助学生在当地社区发现当志愿者的机会。比如耶鲁每都送自己的学生到纽黑文最差的学校作义务辅导,并为此设奖。学生通过义工的经历了解了社会,锻炼了自己,奠定了日后事业成功的基础。
⑦这一切,并不是说明美国的大学生是天使。相反,一些研究表明,这些学生做义工,自私的动机很多,比如获得工作经验,构造自己的良好履历等等。大学录取,则更强调义工经验。结果,高中生也跟着大学升学的指挥棒转,目前有31%
的学生参与以学校为中心的社会服务。义工就这样成了一个升迁的阶梯。
⑧这一切,也恰恰说明了美国高等教育中精英的概念和我们有多么不同。人家衡量精英的准则,是看其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基层社会的生活,有多大的现实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义工经验发现了社会,有了使命感,强化了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我们国内理想中的精英,则是看其比基层社会多优越,似乎和老百姓的距离越大就越好。这也难怪,美国的大学生毕业后,都比较任劳任怨,更肯从基层做起。而在我们这里,虽然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严峻,许多学生还是心比天高,我们的精英教育观不改变,我们的大学校长和学生甩不掉高尔夫情结的纠缠,我们的大学就会培养出一代没有行动能力的精神贵族。
(
选自薛涌《培养精英要从做义工开始》,有删改)
10.
下列关于“精英”概念的理解,不符合
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3
分)
A
.相比他人精英为社会服务得更多,在公共事务中起到组织带头的作用。
B
.精英能用合适的方式和下层社会建立良好关系,做义工不功利、不自私。
C
.精英积极走出象牙塔,接触社会并能够主动参与到解决社会问题中去。
D
.精英了解社会,具有参政意识,是有高度使命感和行动能力的的国家公民。
11.

第一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在一个排他性极强的小圈子里进行‘高层次’的交际,以近亲繁殖的方式培养封闭性的社会网络”,在文中是什么
意思?
(3
分)
答:




12.
作者为什么认为我们的大学 “培养了一代没有行动能力的精神贵族”?(3
分)
答:




参考答案:
本文由“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提供
10.
(3
分)B
(
原文7
自然段,作者指出调查表明美国的学生做义工自私的动机是很多的。)
11.
(3
分)
在一个远离基层、以高尔夫运动为门槛的属于特权阶级的交际圈子里,建立起所谓的精英之间的社会关系。
(能解读“排他性”是远离基层,1
分;“高层次”是特权阶级,1
分;“近亲繁殖的方式培养封闭性的社会网络”是“所谓的精英之间的社会关系”,1
分。表达不通顺酌情扣分。)
12.
(3
分)
不重视培养大学生与下层社会建立关系的能力;(
1
分)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工作经验;(
1
分)不重视培养大学生现实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97655.html

相关阅读:《中国民间组织员工福利状况调查》阅读答案及解析
《也谈人品与画品》阅读答案
《新儒学与书院讲学》
“人都是追求自由的,这一点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阅读
论述类文本阅读《笑说蟹文之灾》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