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题。(
16
分)
⑴英国历史学家彼得
•
伯克在《什么是文化史》一书中说,西方近代的阅读方式可能有三个转变,其过程极其缓慢,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西欧社会开始从口述社会向读写社会转变。
⑵这一转变从中世纪开始,首先出现在社会上层的贵族和神职人员;
9
世纪时,开始有了对在修道院缮写房工作的抄写员要默读的规定。在这之前,他们在抄写文本时,【甲】是以口述或是朗读的方式来进行。
15
世纪,随着古登堡印刷术的推广,口述传统凋零,不过音读没有消失,【乙】再也不是主流而已。
⑶在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400
后,
1450
左右,德国工匠古登堡的金属活字印刷术在美因茨问世,羊皮纸时代宣告结束,纸张时代从此来临。自此书籍的材质、内容、语言以及阅读的方式都开始悄然变化。伴随印刷文化,眼睛加快了速度,声音被迫沉默。美国有学者认为印刷厂成为将西方引入现代的关键角色之一,这场印刷革命把西欧社会从口述社会带进了书面社会,人们开始更加习惯默读。
⑷古登堡印刷术问世后,最明显的变化是书籍增多,
1450
到
1500
间,大约有
2.7
万余部作品印刷刊行。到
1500
,欧洲已经有
250
多个印刷中心。威尼斯的阿杜斯公司开创了口袋书的先河,让书籍的价格降低,现代书籍就是直接由其演化而来。普通读者能够接触到的书籍越来越多。
15
世纪末,书面文字以近千来从未有过的方式丰富充实了欧洲社会。
⑸伴随着书籍的极大丰富,识字率也在上升,从
16
世纪起,欧洲,特别是西欧国家积累的财富日益增多,越来越推动社会教育的发展。英国在亨利八世到查理一世时期前所未有地富强,各种学校纷纷涌现,文化得到普及。
1642
,英国城镇约有
60%
的人会写自己的名字(乡村只有
38%
)。据估计,有
3/4
的牧羊人、渔民、建筑工人、小农,
2/3
的乡村店主和手工业者,以及一半纺织服装贸易商都可以进行少量阅读,但不会写字。
⑹地方印刷商为赢得更多读者,不断出版廉价的盗版书籍。盗版书为那些买不起书的人提供了机会,阅读得到前所未有的普及。畅销书行业由此诞生,不过当时最流行的依然是宗教作品,其地位堪与
20
世纪的恐怖小说或爱情小说相媲美。
⑺
16
、
17
世纪,人们开始阅读世界上最早的报纸,当时报道时事新闻的印刷品花样繁多,最流行的是提供省内、国内以及欧洲新闻梗概的单页简报。同一时期,欧洲开始出现第一批学术期刊。书贩们驾着马车挨家挨户叫卖。创作于
1611
的莎士比亚的《冬天的故事》里就有一个叫卖书的小贩。在那个时代,书籍随处可见,价格便宜、大小适中、携带方便,阅读成了稀松平常的事,连小孩都开始阅读报纸、传单、小说,甚至是游记历险故事。主妇们则沉迷于浪漫爱情故事。
17
世纪的肖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独处在精致的居室内、聚精会神读书的荷兰妇女。
'
⑻从这一时期开始,西欧读者的阅读方式由精读转变为泛读,阅读的目的变为广泛涉猎某个甚至多个题目。
⑼除了印刷术和教育的普及,从朗读到默读的革命还关系到宗教革命。有欧洲学者认为,默读首先兴起于基督教人士间,
7
世纪至
11
世纪在不列颠群岛,随后在欧洲大陆的修道院抄写室传开。
⑽借着默读,读者终于能够与书本及文字间建立一种不受拘束的关系,读者可以从容地检视它们,从中汲取新观念。
⑾从中世纪后期开始,有些普通读者也开始默读,识文断字的普通男女都得以将自己与上帝的对话
“
内化并且个性化
”
。这种做法到了
15
世纪更加明显,一些教条主义者对这种新风潮开始警惕起来,他们认为,默读让人可以做白日梦,导致怠惰。和马丁
•
路德同时代的罗马某神学家就主张说,教会的建立所根据的书本需要维持神秘,只有透过教宗的权威与权力才可加以诠释。与此相反,路德宗教徒则宣称人有权利来替自己解读上帝的话,无需见证人或中介者。
⑿
16
世纪时,在个人阅读中感受上帝对自己的赐福,被看作是值得效仿的神圣范例,在欧洲社会得到普遍认可,被动听读日渐消亡。随着读写的普及,普通民众不再需要教会的干预,而是通过个人默读与神灵单独对话。
⒀到了
19
世纪,个人主义阅读的捍卫者爱默生开列了一份个人圣书目录,并且他充分利用了默读技艺。他坚持认为
“
阅读乃属个人、孤独的行为
”
,
“
所有这些书籍都是宇宙意识的庄严表达,
……
它们是用来私下阅读的,是要放在曲拢的膝盖上阅读的。我们不能用嘴唇与舌尖来与其沟通,而必须发自泛红的脸颊与悸动的心。
”
⒁默读使读者与书籍之间建立了更自由、更亲密的内在关系,就此,口述传统已经成为一种
“
社会化石
”
淡出历史舞台。人人都可以在私下、静谧的环境里专注地享受开卷之乐。
1
.根据上下文意思,可依次填入第⑵段甲、乙处的一组词语是( )。(
2
分)
A
.大多
恐怕
B
.通常
只不过
C
.必定
只不过
D
.通常
恐怕
2
.第⑶段中的画线句
“
声音被迫沉默
”
在文中的意思是
。(
2
分)
3
.作者认为西方印刷术问世后,带来了哪些主要变化?(
3
分)
4
.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2
分
)
A
.彼得
•
伯克认为,在西欧社会中,从口述社会向读写社会转变的过程极其缓慢。
B
.故事、肖像画等有形载体能帮助作者从中发现证据以研究阅读的历史变迁情况。
C
.宗教作品是
15
至
16
世纪欧洲最流行的畅销书,说明当时教会的影响力非常大。
D
.用
“
社会化石
”
比喻口述传统,说明
19
世纪书籍阅读已经彻底取代口述或朗读。
5
.简要概括默读的好处。(
3
分)
6
.爱默生认为
“
阅读乃属个人、孤独的行为
”
,
说说你对这个观点的理解。(
4
分)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
.(
2
分)
B
2
.(
2
分)口述传统凋零(意近即可)
3
.(
3
分)书籍增多;识字率上升;阅读得到普及(或:阅读群体扩大)。
4
.
(2
分
) B
5
.(
3
分)⑴可以不受拘束地(自由地)检视文字(书本);⑵可以更私密更专注地享受阅读的快乐。
6
.(
4
分)(观点
1
分;分析
3
分。)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499727.html
相关阅读:《第六次物种大灭绝》阅读答案
“腾笼换鸟”阅读答案
《马与龙的文化缘》阅读答案
“北京市和日本东京公车拥有量对比”材料分析答案
《中国民间剪纸》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