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都是那么地令人不堪回首,不愿重提。但是当我看到一篇文章里的这么一段话时,我不得不凝眸凝思于列宁格勒的人们。这段话是这样的:即使是在最艰苦的
900
天内,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胜利之夜,那些遍布城市的树依然郁郁葱葱,似乎在欢呼人类的傲骨与人心的博大。
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但是我们又分明看到了列宁格勒的人们卖首饰、卖房屋、卖家具换口粮和棉毯,没有谁去砍树生火取明。我们分明看到了早夭的孩子的小棺材是用旧铺板钉的而不是新木材做的。
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是怎样的人们?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我们的确可以找到这样的佐证。在阴云惨淡、魔剑高悬的
900
个日日夜夜里,列宁格勒城里竟然:剧照贴满大街小巷,剧院天天夜里开演,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未间断……有这样不放弃尊严的人,有这样精神高贵的人,列宁格勒的树可以被战火烧焦,但决不会被人民砍伐。
(
选自李专《列宁格勒的树》
)
(乙)
在这片树林的中央,端坐着孟子。孟子彩塑安放在亚圣殿内,气宇轩昂,双目如炬。平缓有力的话语仿佛从飘动的髭须间吐出:“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时,我觉得这片古树是专为穿过时空隧道走来的孟子准备的。最好让孟子在一片绿阴下讲出他的话语。最好在湿润的土地上播下优良的种子。
包裹着坚硬外壳的种子还是等来了细雨和风,它最终找到了人心这片温厚的佳壤,汩汩血脉滋润着它,使它慢慢破壳,慢慢生长。
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林,荫庇天下。
(
载自《人民日报》“大地”副刊《孟庙的树》,有删节
)
7
.文本视窗。你对列宁、孟子知道多少?请选择一位,用百字左右向大家介绍一下。(
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内容概括。(乙)文介绍了孟庙中的几大景观?请你概括一下。(
6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意解析。(甲)文说“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为什么“令人难以置信”?(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积累美句。(乙)文第①自然段省略的是孟子名言名句,你能再背写
2
条么?相信你行。(
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比较探究。两个文题中的“树”仅仅是“树”吗?为什么?(
5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滴水藏海。怎样理解“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这棵树历经两千三百风雨,枝叶繁茂,蓊蓊郁郁,独木成林,荫庇天下”?(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答案网整理
7
.示例:①孟子(公元前
372
-
前
289
),名轲,字子舆,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代表人物,古代被尊为“亚圣”。他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孟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的“民本思想”成为后来改革者、革命者的理论依据。他的人格标准,激励着历代仁人志士不畏权贵,为真理和正义而勇敢抗争。②列宁
(1870-1924
)
,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主要创建人。
8
.①孟庙的古树景观②树上的灰鹭景观③孟子的彩塑景观
9
.即使是在最艰苦的
900
天内,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
10
.比如①“民事不可缓也。”②“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④“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⑤“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11
.文题中的“树”不仅仅是指“树”。甲文还指列宁格勒英雄人民,他们不放弃尊严的人,他们精神高贵。乙文还指孟子,因为文章最后说“其实孟子就是一棵不老的树”。
12
.孟子思想对后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产生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和思想影响,同时对东西方文化也产生了广泛影响。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01149.html
相关阅读:高考(新课标卷)--实用类文本阅读《下笔不觉师造化》阅读答案
《十万个姓名》阅读答案
《春运是一种文化现象》阅读答案
《滹沱河和我 (节选)》阅读答案
《枣香醉人 洪丽丽》阅读答案及解析(高考天津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