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班级的学生,物理、化学科目却由三名不同的老师分别授课。近日,记者从华师一附中了解到这种新鲜的教学方式。
该校副校长胡焰坤介绍,本学期开始,学校在高二三部的六个理科班中,进行理化分层走班制教学的试验。即根据学生物理、化学成绩好坏和学习需求,将各班学生重新分到A、B、C三个教学班,学生打破原来的行政班限制,“走班”到教学班上理、化课。其它科目则保持原有的行政班上课模式。
胡焰坤说,A班侧重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主要针对成绩拔尖学生;B班侧重于提高解题能力,主要针对基础不错的学生;C班侧重于落实基础知识,主要针对理、化科目较薄弱的学生。
高二(28)班的熊丽,化学被分到B班、物理被分到C班。她说,刚开始分班时,被分到C班的同学,感觉没面子,“但是分层教学后,老师的针对性更强,更有利于我们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有人质疑,分层教学是不是人为地分设重点、非重点班?高二三部主任汪兆龙表示并非如此,“A、B、C三个班的学生也不是固定的,学校会定期根据测试成绩和学生意愿进行调整。即教师固定,学生流动。”
一份试卷的压轴题,难度大,分值也大,是用来鉴别考生掌握知识与综合应用能力高下的分档题。所以,拿下压轴题,就能胜券在握。
压轴题显著特点
●综合的知识多 一般是三个以上知识点融汇于一题。譬如:电磁感应综合的压轴题,可以渗透磁场安培力、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功能原理、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牛顿定律、运动学公式,力学平衡等多个知识点。
●数学技能要求高 解题时布列的物理方程多,需要等量代换,有时用到待定系数法;研究的物理量是时间、位移或其他相关物理量的函数时,则通过解析式进行分析讨论;当研究的物理量出现极值、临界值,可能涉及三角函数,也有用到判别式、不等式性质等。
●难易设计有梯度 虽说压轴题有难度,但并不是一竿子难到底,让你望题生畏,而是先易后难。通常情况下的第(1)、(2)问,估计绝大多数考生还是有能力和信心完成的,所以,绝对不能全部放弃。
压轴题解答思路
压轴题综合这么多知识点,又能清晰地呈现物理情境。其中,物理问题的发生、变化、发展的全过程,正是我们研究问题的思路要沿袭的。
●分析物理过程 根据题设条件,设问所求,把问题的全过程分解为几个与答题有直接关系的子过程,使复杂问题化为简单。有时压轴题的设问前后呼应,即前问对后问有作用,这样子过程中某个结论成为衔接两个设问的纽带;也有的压轴题设问彼此独立,即前问不影响后问,那就细致地把该子过程分析解答完整。分析过程,看清设问间关系才能使解答胸有成竹。
●分析原因与结果 针对每一道压轴题,无论从整体还是局部考虑,物理过程都包含有原因与结果。所以,分析原因与结果成为解压轴题的必经之路。譬如:引起电磁感应现象的原因,是导体棒切割磁感线、还是穿过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或者两者同作用。导体棒切割磁感线,是受外作用(恒力、变力),还是具有初速度。正是原因不同、研究问题所选用的物理规律就不同,进而,我们结合题意分析这些原因导致怎样的结果。针对题目需要我们回答的问题,不外乎从受力情况、运动状态、能量转化等方面着手研究,最终得出题目要求的结果。
●确定思路方法 解压轴题不必刻意追求方法的创新,因为试题知识容量大,综合性强,很难做到解题方法大包大揽的巧妙与简捷。还是踏踏实实地从读题、审题开始。提取复杂情境中有价值信息,明确已知条件、挖掘隐含条件、预测临界条件。画研究对象受力图、运动情境示意图,初步展示分析问题的思路。至于采用的方法,一则从已知条件切入,根据物理过程列出有关物理方程,就表达式中仍是未知的物理量,要继续顺着相关过程寻找,不断地用已知替换未知。另则,从题目所求入手列物理方程,一步一步地往前推,也是完成未知替换已知,两者最终达到用所有的已知量表示待求量。
对于已知条件是数据的压轴题,也可以采用分步计算求相关物理量数值。不过,要明确所求的值对下一步解答有何作用,是否是承上启下的衔接点,还是平行关系的插入点。注意下面新列的方程中应读用到它。
对于有论述说理要求的压轴题,既可以直面进入分析推理,也可以用假设的方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推理判断。对局部子过程倒可以结合问题实际,运用巧妙建模、整体分析、应用对性、逆向思维、等效代换、运用图像等灵活多样的解题方法。总之,方法因题而论,灵活应对,不能机械模仿。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01810.html
相关阅读:2014高中物理必考知识点: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