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蔚萍)
⑴
早归与晚归者的心理是不一样的。她是个晚归者,街上早已冷冷清清,多的是风、是雪、是脚印。
⑵
拐过这个弯,就可以看到大门了,她觉得心跳得很急,但愿不要关。但愿……
她觉得手脚冰凉。在大街的拐弯处,在雪花萦绕的惨淡的灯光下,大门紧紧闭着。
⑶
她拉紧了围巾,向目所能及的地方张望了一番,希望大院里还有一个跟她一样晚归的人。但一个也没有。
⑷
只得叫门了。她绕着墙走过去。叫谁呢?金娣是她最好的朋友,可上个月出嫁了,要是上个月看这场电影就好了,她立刻觉得自己很好笑。算了,叫刘安婶吧。在大院里,打招呼数她最亲热,可她嫌这胖老婆子势利,平常是不大搭理她的。那是好多前了,她读完高中被下放,妈妈难过得哭了,刘安婶却说:“
你下放以后就是贫下中农了,以后生伢儿也是贫下中农了。”
后来她招工回城。这刘安婶对她并不坏,可她总是忘不了那句话。不能叫她,再说,既然平时没交往,现在叫人家也不合适。
⑸
那么只好叫马平平了。这个14
岁的男孩,父母在外地工作,他跟姥姥住。打小时候起,他就总缠着她讲故事,她也不叫他失望。她瞅准了平平家的方向,她像是第一次发觉,墙头怎么那么高哇!声音该传不进去吧?唉,就传进了又能怎样呢?14
岁的孩子,哪怕在旁边敲大鼓也不会醒的。
⑹
那就叫平平姥姥吧。那是最慈祥不过的老太太了,全院里也就她最关心她的婚事,三天两头要给她介绍对象。但那些衣冠楚楚的小伙子的审视的目光,能把她的人看矮了一截,她心里很痛切地感到了悲哀,她在广阔天地里磨去了最美好的华。人说,十七十八无丑女,可她,已经30
岁了,如果再轻5
岁,哪怕3
岁呢,她也一定要争取一下。她并不笨,可现在,都晚了,就像是看这场电影,不防门已经关上一样。那么就听天由命,随便找一个,她又不愿意。于是人们背后都讲她挑剔,只有平平的姥姥没讲过。可是,叫这位60
岁的老人深 更半夜又冒着大雪来给自己开门——
这万万使不得!
⑺
她觉得很冷,才发现雪很大,风更紧了,近处远处,都是白茫茫的世界。当看到大街尽头时,有个黑点朝这边走来。她的眼猛然睁大,如果是大院里的人该有多好啊!她一定会对他说一千声一万声的谢,不管他在不在意。
⑻
终于走近了,一个提着篮子的中人。但他丝毫没有拐 进大院的意思,匆匆过去了。
⑼
她真想顿脚,真想诅咒。不知是诅咒那人,还是诅咒自己;是诅咒天气,还是诅咒运气。她眼巴巴地盯着他的背影,一时充满羡慕。他是提着东西的,回家一定有人给他开门。是母亲?是妻子?那家,一定是温暖极了的。她也有家,有床,有被,有炉子;尽管有点孤独,却是暖和的,然而她进不去,咫尺天涯,该死的电影。
⑽
她不能设想在门外过 一夜。喊吧!笼统地喊,谁愿意谁来开。她发誓,不管开的是谁,以后都要对他(她)很好。
⑾
她终于放开嗓子,并用手去捶,“
开开门——”
⑿“
吱”
的一声,门开了。
⒀
原来门并没有关上。
16
.小说中“
风雪夜归”
的“
她”
具有怎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4
分)
17
.结尾一句“
原来门并没有关上”
有什么妙处?请简要分析。(6
分)
18
.夜归的大龄姑娘站在门前,犹豫之中,在心里把院里的邻居们排了一个队,并十分努力地回忆起了往日的许多细节。对于这样的写法,有人认为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也有人认为是做作拖沓之笔,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7
分)
19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4
分)
A.
刘安婶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中妇女;马平平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少;平平姥姥是一个慈祥的老太太:他们平日都关心或亲近着这个夜归者。
B
.题目中的“
风雪”
,在文中以环境描写的形式渲染了 凄清死寂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彻底绝望的心情;并且以风雪中的寒冷与屋内的温暖构成强烈的对比,突出夜归人内心的焦急和凄凉。
C
.“
提着篮子的中人”
的路过,使夜归者在焦急中有了一丝希望,进而陷入失望。正是这一情节的设置使故事有了一点波折,为小说增添了情趣。
D
.是婚姻上的挫折,使这位大龄女青对周 围的人产生了由衷的反感,因而不肯与邻里真心交往,邻居也就没有人关心她,于是她倍感孤独。
E
.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生活横截面,主要以夜归者站在院门口短时间内心理活动的描述为手段,展现了院子里邻居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16
.由于特殊的生活经历,她具有一种心态——
怕孤寂,却好像偏偏处于孤寂;(1
分)怕无援,又好像时时处于无援。(1
分)甚至有无端猜疑和自叹自怜的倾向。(1
分)但她的内心是善良的。(1
分)
17
.答案要点:①
突出主题。说明有人留门,表现人间并不像夜归者所揣想的那么冷。②
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使故事有了更深的意趣。③
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④
蕴含深意。人们常常在心理上虚掩着一道门,轻轻一推即可打开,那里面就是一个别样的世界。(答到其中3
点即给6
分,1
点2
分。)
18
.答案示例:⑴
同意“
匠心独运”
之说。这篇小说选取了一个典型的生活横截面,主要以夜归者站在院门口短时间内心理活动的描述为手段,展现了主人公特殊的经历和微妙的心理,以及院子里邻居之间相互关心的社会现实。⑵
同意“
做作拖沓”
之说。几个人物作用雷同,都以心理描写的方式回忆往事,手法单一(缺乏变化)。(评分标准:表态2
分,理由5
分)
19
.AC
(B“
凄清死寂的气氛”“
彻底绝望的心情”
不妥。文中渲染了风雪寒冷的气氛,但不是“
凄清死寂”
;根据情节的最后细节——
喊人、敲门——
来判断,她并没有“
彻底绝望”
。D“
对周 围的人产生了由衷的反感”“
倍感孤独”
不妥。前者明显对一个孩子有亲切感,后者可根据关心她婚姻的人及虚掩的门来判断。E“
错综复杂”
错,复杂的只是主人公婚姻上的挫折及其内心感受而已。)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14114.html
相关阅读:小说阅读《回家》有答案
张海迪《心灵的篝火》阅读答案
《教授的底牌》阅读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圣诞夜的歌声》(附答案)
文学类文本阅读《狗头金 金曹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