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鸣千
虽然这些也看了一些古代经典,但墨子的著作,总没有深入地阅读,因为说起中国的传统文化,似乎已经被儒、释、道三分天下,墨家学问,在中国两千多的学术史上,被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埃。这确实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在春秋战国时代,在数百中,儒家与墨家并列为
“
显学
”
之列,但称雄学坛数百后,墨学突然神秘地消失在文化的视野中,似乎人们记不得它曾经是那样的横扫百家,叱咤风云。也许是因为墨学在许多方面以儒学为敌,所以当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政令一下时,其命运便已注定。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墨子》之所以能够保存到今天,乃是寄荫于道家,东晋
墨家退出中华文化的主流,我认为这是墨家纯洁性使然,没有任何一个专制的政府,能够见容于墨家的存在。确实,墨家与其他主子百家相比,显得那么的独立特性,其不仅仅是学术的流派,而且是准军事组织,准政治组织,是民间强大的政治力量,他们是智者、学着、演说家、辩论家、技术家及武士的集合,有儒家的责任感,有法家的严谨,有名家的智慧,有道家的广博,有兵家的谋略,有纵横家的才气。他们自食其力,不依赖于政府,这是何等让一个专制的政权为之心惊胆战。墨家不是宗教,但我认为其超越宗教,其有宗教的力量,但便没有宗教的崇拜;有宗教的激情,但没有宗教的偏颇。梁启超曾列举先秦文化的六大不足:论理逻辑思维之缺乏;物理学实学之缺乏;五抗论别择之风;门户主奴之间太深;崇古保守之念太重;师法家数之界太严。但令人惊奇的是,墨家正是对这六大不足的补充。墨家的逻辑学,堪称为中国古代逻辑之高峰。在物理学实学方面,墨家虽然还未能达到古希腊的数学的水平,但在先秦诸子中,却是雄视一方。而在抗论别择上,墨家在中国文化中最具有此精神特质。同样,在保守崇古上,虽然墨家也强调古代的经验,但更加强调发展的观点,这也是墨家与儒学的区别之一。墨家有自己的一套严密的理论,但因为墨家实际上更是实际的践行者,所以与其他门派相比,其思辨精神非常明显,这也使得其理论更多更多是建立在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基础上,而非徒然的门户意气之争,这从墨家的经典中可以见到墨家在钻研其他学术流派上是花儿许多时间,而对其异议则是分析判断后以理性的眼光给予评判。从这几点来说,墨家在两千前的思想,即使以现代意义来看,仍然在许多方面堪称典范。
5
.下列对墨家退出中华文化主流的原因分析,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
A
.墨学退出中华文化的主流,是墨家纯洁性使然。没有任何一个专制的政府,能够见容于墨家的存在。
B
.墨家不仅仅是学术的流派,而且是军事组织、政治组织,是民间强大的政治力量,是智者、学着、演说家、辩论家、技术家及武士的集合。
C
.他们自食其力,不依赖于政府,独立于政府,这是何等让一个专制的政府为之心惊胆战。
D
.墨家不是宗教,但超越了宗教,有宗教的力量,但便没有宗教的崇拜;有宗教的热情,但没有宗教的偏颇。
6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墨家
“
即使以现代意义看来,仍然在许多方面堪称典范
”
的原因的一项是
(
)
A
.墨家的逻辑学,堪称为中国古代逻辑之高峰。
B
.在物理学实学方面,墨家虽然还未能达到古希腊的数学方法水平,但在先秦诸子中,却是雄视一方。
C
.墨家书籍证明了其不仅是思想一流、技术一流,其军事能力也是一流。
D
.墨家思辨精神非常明显,这也使得理论更多是建立在逻辑学与认识论的基础上,而非徒然的门户意气之争。
7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
.中国传统文化,已经被儒、释、道三分天下,墨家学问,在中国两千多的学术史上,被蒙上一层厚厚的尘埃。
B
.墨子先生属于道家神仙之列,《墨子》一书也便顺理成章地成为道家的典籍汇编于《道藏》之中。
C
.同样,在保守崇古上,虽然墨家也强调古代的经验,但是更加强调发展的观点,这也是墨家与儒家的根本区别。
D
.
汉代以后,以家庭为本位的观念兴起,墨家的集团生活方式便无法见容于社会,墨学学派的消失,是专职集权政治的必然结果。
参考答案
5
.答案
B
墨家不是军事组织、政治组织原文表述在在三段,为
“
准军事组织、准政治组织
”
。
6
.答案
C
原文对
“
即使以现代意义来看,仍然在许多方面堪称典范
”
问题的论述在第四段,且有
“
从这几点来说
”
作为总结句。
C
项内容在原文末,是文章的总结句,总评墨家应有的地位。
7
.答案
DA
项在原文第一段,选项忽略了
“
似乎
”
一词;
B
项在原文第二段,原文为
“
东晋葛洪先生异想天开地将墨子先生列为道家神仙之列
”
;
C
项出自第四段,原文为
“
是墨家与儒家的区别之一
”
。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http://www.jiyifa.net/gaozhong/515411.html
相关阅读:《警惕视觉文化对美育的负面影响》阅读答案
《老子关于“和”的思想与实现和谐的途径》阅读答案
《我们需要怎样的科学素养》阅读答案
《莫把汉学当国学 慕朵生》阅读答案
《论知性的分析方法(节选)》阅读答案